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2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亡離散。《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漢.李陵〈答蘇武書〉:「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
2.光采絢爛的樣子。《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曳紅采之流離兮,颺翠氣之冤延。」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彤彩之飾,徒何為乎?澔澔涆涆,流離爛漫。」
3.眼淚、汗水、血等液體滴流的樣子。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三國魏.嵇康〈養生論〉:「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4.一種青色寶石。明.周嬰《巵林.卷六.通焦.離有十六義》:「〈西域傳〉曰:『罽賔國出珊瑚、虎魄、流離。孟康曰:『流離,青色如玉。』」也作「璧流離」、「琉璃」。
5.鳥名。梟鳥。《詩經.邶風.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漢.毛亨.傳:「流離,鳥也。少好長醜,始而愉樂,終以微弱。」唐.孔穎達.疏:「陸璣云:『流離,梟也。』」《正字通.木部》:「梟,鳥生炎州,母嫗子百日,羽翼長,從母索食,食母而飛。關西名流離。」也稱為「角鴟」、「貓頭鷹」、「鵂鶹」、「鴟鵂」。
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失珍珠。語本《莊子.天地》:「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後比喻人才被埋沒或珍貴事物滅消失。《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傳》:「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消失、滅、隱匿、隱沒、隱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1)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滑縣與正津縣境。即春秋時所謂桑間濮上之濮。(2)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濮縣南。此二水於今皆已沒。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3)最終沈光文依舊沒能回到中國與家人團聚,死後葬在善化里東堡(今善化火車站附近),相傳他的墳墓沒在蔓草中,晚景淒涼。(註1,2)季麒光曾經稱讚沈光文「臺灣無文也,斯菴來而始有文」。然而,沈光文雖有文學創作,事實上大多還是侷限於自身的思鄉與寂寞,少有對環境和人物的關懷,只有〈臺灣賦〉有記載臺灣的地理、歷史、文化風俗,要說是「海東初祖」恐怕稍有不符。(同註2) 詩作選錄〈感憶〉暫將一葦向南溟,來往隨波總未寧;忽見遊雲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夢中尚有嬌兒女,燈下惟余瘦影形。苦趣不堪重記憶,臨晨獨眺遠山青。〈隩草(戊戌仲...
靡靡之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伐至盟津,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3) 濮水:古水名,約在今河南省滑縣與正津縣境,現已沒。
景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90~前223)戰國時楚人。善辭賦,作品多沒不可考。
衣繡夜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錦繡華服在夜間行走。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比喻榮顯不為人知,徒自埋沒滅。《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上謂買臣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今子如何?』」也作「衣錦夜行」、「衣錦夜游」。
榮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華美的辭藻。《莊子.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若首唱榮華,而媵句憔悴,則遺勢鬱,餘風不暢。」
煙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煙霧瀰漫的小洲。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詩:「移舟泊渚,日暮客愁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