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顯揚、不讚譽。《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紛綸威蕤,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
青史流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史,史書。青史流芳指在歷史上留名,永垂不朽。元.沈禧〈一枝花.人為萬物靈套〉:「看古來孝諸賢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也作「青史名留」、「青史留名」、「青史傳名」。
鐘鼎高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權貴豪門的望族。唐.皇甫枚《王知古》:「某蟲沙微類,分及淪,而鐘鼎高門,忽蒙採拾。」
攀龍託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攀龍附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揚雄《法言.淵騫》中對顏淵、閔子騫評論道:孔子的再傳弟子,現在多已不為人知,那為何顏淵、閔子騫卻不然呢?因為他們依附著孔子,有如「攀龍鱗,附鳳翼」,乘風而上,勃勃升騰,其他人都無法跟上。因為得到孔子的盛名之助而讓世人能夠認識他們,不至於沒無聞。後來「攀龍附鳳」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攀龍鱗,附鳳翼」演變而出,本比喻依仗有聲望的人,後多用來比喻巴結權貴,以求晉升。
圖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圖畫文籍。《新唐書.卷九七.列傳.魏徵》:「喪亂後,典章散,徵奏引諸儒校集秘書,國家圖籍粲然完整。」
應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仲遠,東漢汝南(今河南省汝陽縣東南)人,生卒年不詳。博學多聞,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沒,劭乃著漢官禮儀故事,朝廷制度,多取則焉,又撰《風俗通》等。
威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繁多旺盛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紛綸威蕤,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文選.陸機.文賦》:「紛威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擬。」唐.李善.注:「威蕤,盛貌。」
荒渺不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荒唐離奇而不近常理。《野叟曝言》第六二回:「上古世遠人,所傳之事,如共工觸山,女媧補天,俱荒渺不經。」也作「荒怪不經」。
棄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邪歸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邪歸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漢時期,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漢代的九卿分別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東漢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沒,應劭於是綴集所聞,著成《漢官》(亦稱《漢官儀》)一書,記述漢代典章制度及職官禮儀。應劭在提到「卿」這個官職時,認為它有彰顯、光明之意,具有背棄邪道,趨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顯國家的道德。後來「改邪歸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出現「改邪歸正」的書證如《七國春秋平話》卷上:「望大王改邪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
附翼攀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攀龍附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揚雄《法言.淵騫》中對顏淵、閔子騫評論道:孔子的再傳弟子,現在多已不為人知,那為何顏淵、閔子騫卻不然呢?因為他們依附著孔子,有如「攀龍鱗,附鳳翼」,乘風而上,勃勃升騰,其他人都無法跟上。因為得到孔子的盛名之助而讓世人能夠認識他們,不至於沒無聞。後來「攀龍附鳳」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攀龍鱗,附鳳翼」演變而出,本比喻依仗有聲望的人,後多用來比喻巴結權貴,以求晉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