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5.85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現象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現象學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流派之一,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奠基於1900年,胡塞爾深受波查諾(B.Bolzano, 1781-1848)之「真理自身」--即超越時空與個人之絕對、又普遍的客觀存在者--的理念的影響,而提出對意識本質的研究,或描述先驗的、絕對的認識之根本與法則;他稱之為「現象學」。胡塞爾思想發展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的標誌是《邏輯研究》(Logical Investigations)。這本書是近當代哲學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為哲學的發展在本體論和認識論之間開拓了新的道路。在它的感召下,大批思想家彙集到“回到事物...
檔案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目標個別化    檔案是個別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的記錄,檔案評量也是以學生為中心。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下,每個學生是和自己之前設定的目標作比較,老師再逐一和學生共同檢討學習成效,並依學生的個別差異適時地予以協助並調整教學,以適應個別學生之學習目標。六、 學生學習內省化    檔案評量如果缺乏反省,就有如一個收納器而已(張貴琳,2009)。檔案評量相當重視學生反省與自我評量的能力,希望學生在省思和自評中對自己更加了解,進而激發主動學習的動力。七、 實施過程互動化    檔案評量可以具體的資料來展示學生的學習歷程,因此,在...
針鋒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雙方的行為、言辭等尖銳對立。[例]他們的教育理念不同,所以一談到教育問題就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Person-centered Therapy)1.1 起源1.2 主要概念1.3 教育理念1.4 參考書目1.5 關鍵字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Person-centered Therapy) 起源當事人中心治療法奠基於人文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創始人羅傑斯(Carl Rogers)認為人的本質是好的,人有許多潛質和內在能力,若在良好的環境下讓他的潛質和內在能力自由發展,將會是健康而具建設性的。 羅傑斯假定人有不需治療者直接干預就能了解及解決自己困擾的極大潛能。...
分崩離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國君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門後學記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間的問答之語,而成《論語》一書,其中可見孔子思想的脈絡,以及他的治學方式。在〈季氏〉篇中記載,由於季氏要攻打顓臾,所以輔佐季氏的子路和冉求來請教孔子的意見。孔子回答:「一個國家如果財富平均,人民就不虞匱乏;如果上下和睦,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之內沒有禍亂,就不會傾覆。如果他國的人民不服,那就以德行感化他們,使他們來歸。他們來歸之後,就要使他們安定。如今你...
斐斯塔洛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受盧梭影響, 裴斯塔洛齊參照《愛彌兒》的內容,訓練自己的兒子,每天把教育兒子的經過及兒子生長的情況記錄下來。二、主張教育如植樹,人一出生即賦有畢生的機能,如同種子一般,教育僅在提供適當的環境使其發展循序實現,並慎防外界擾亂自然發展的進行。其教學大約可分兩種:愛的教學,知的教學。三、裴氏教育理念較盧梭更進步。(1) 教育的對象應為全體兒童(非少數人),故被尊為國民教育之父。(2) 注意貧困家庭的兒童教育,孤兒教育、貧民教育。(3) 個人與社會分不開,「環境改變個人、個人改造社會」,藉教育的力量增進人民的生活,社會就能進...
見義勇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國君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且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十分強調「勇」的重要性,例如在《論語.憲問》中,孔子曾說︰「仁者,必有勇。」意思就是說,仁者重視正道而輕忽生命,見到合乎正道的事情,一定會勇於實行。又說「勇者不懼」,即是說勇敢的人無所恐懼。而在所引典源《論語.為政》中,孔子則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綜上所述,可知一個君子如果見到正道所當行之事,必然會勇敢地去做,要是因為害怕而不去做,那就不配稱為勇敢,只是一個怯懦的人。後來「見義勇為」...
開源節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在他的著作中陳述如何富國強兵的理念。他認為,君主如果不愛護人民、好大喜功、賞罰不分,會因此招致民怨,而使國家衰亡。因此,基層民眾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們富有,國家就會富強。看似不重要的鄉野郊區,其實是國家財力的根本;而看似重要穀倉的儲量,卻不過只是枝微末節而已。所以,百姓能得天時,按照正常的時節從事耕作,是國家物資的主要來源;按照收入等級來徵收賦稅,納入國庫以資利用,則是國家財貨的流通方式。所以英明的君主必須謹慎地維持這方面的和諧安定,節省不必要的支出,盡量開發其他財源,並時時考量調整各項收支,這樣天下就會富足,君主也不用為財政問題而煩惱了。後來「開源節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
批判教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社會勢力的關係為何,並且知道如何運用這些差異以促進社會改革。因此,學校課程教學應該更符合民主社會的理念,以促使「差異」能夠平等的發聲。4. 在課程教學中運用批判性語言,以對抗課程教學中的大型敘事(grand narratives),並表達對於差異的關切。5. 分析傳統課程教學之中所忽略的「差異」為何,並且比較分析各種相互矛盾的對話,藉以創造新的知識形式。因此,教學乃是一種政治活動,目的在對抗大型敘事的霸權。6. 後現代的批判教育學應該透過「分析和可能性之語言」的運用,協助教師與學生發展變革的意識。換言之,一方面針對現狀...
代幣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概論(上冊),頁359。教甄策略研究中心。詹傑森(2007) 。國小高年級教師代幣制度運用策略與理念之探討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春榮(1984)。代幣制度對國小兒童適應行為、班級氣氛及學業成績之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1]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