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飲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霍諝》霍諝字叔智,魏郡鄴人也。少為諸生明經。有人誣諝舅宋光於大將軍梁商者,以為妄刊章文,坐繫洛陽詔獄,掠考困極。諝時年十五,奏記於商曰:「…… 光1>衣冠子孫2>,徑路平易3>,位極州郡,日望徵辟4>,亦無瑕纖介之累5>,無故刊定詔書,欲以何名?就有所疑,當求其便安,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6>,止渴於酖毒7>,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 〔注解〕 (1) 光:宋光,東漢時人,生卒年不詳。霍諝之舅。 (2) 衣冠子孫:官宦之家的後代。 (3) 徑路平易:仕途平穩順利。 (4) 徵辟:朝廷徵聘有才學的人為官。辟,音ㄅ|ˋ。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汙垢、物。《左傳.成公六年》:「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周禮.天官.獸醫》:「凡療獸瘍,灌而劀之,以發其惡,然後藥之養之食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古調獨彈,自命不凡,自命清高,孤高自許反義:自慚形辨似: 「孤芳自賞」及「自命不凡」都有自認不同凡俗的意思。 「孤芳自賞」是覺得自己特別清高而不同於凡俗;「 自命不凡」則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而不同於凡俗。 孤芳自賞 自命不凡 辨似例句 ○ ㄨ 古來聖賢多寂寞,這見解一時難有共鳴,我且~以待來日。 ㄨ ○ 她是有條件~,年紀輕輕的就得了兩塊奧運金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貫穿。《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北鄰烏桓、夫餘,東綰貉、朝鮮、真番之利。」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北有小山綰塢口,廬舍懸其上,是曰豐塘,東西南皆迴峰環之。」
齷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拘於瑣碎,限於狹隘。南朝宋.鮑照〈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唐.王勃〈秋日遊蓮池序〉:「人間齷齪,抱風雲者幾人?」也作「握齪」。
2.不乾淨。宋.陸游〈六月二十五日曉出郊〉詩:「短衣射虎性所樂,不耐齷齪垂車幨。」《文明小史》第一○回:「我這棧房裡齷齪得很,而且是個小地方,不是你大人可以常來的。」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作法,本來是很容易遭受傷害的,你如今把自己裝作很有智慧用以驚嚇眾人,用修養自己的方式來突顯他人的汙與低下,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高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一般明顯而清楚。如今你得以保全身軀,不聾不跛地處於尋常人的行列中,已經是萬幸了,哪還有什麼閒暇抱怨上天呢?」典源又見《莊子.山木》。內容則是表述孔子困於陳、蔡之間時,大公任去慰問他,向他說明:或許是因為他賣弄聰明,去驚駭世俗的愚人;修身立德,去突顯別人的汙,光芒外露,就像日月一般往來人群之中,顯而易見,所以如今才無法免於被排斥的禍患。後來「昭然若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含義或真相非常清楚,顯而易見。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塑像多騎白象,與左脅侍文殊騎獅子相對。 (6) 此旦:此時。 (7) 一佛二菩薩:佛教稱世界有土(凡人所居)和淨土(聖人所居佛國)之分,每個世界有一佛二菩薩負責教化。菩薩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不修,性德雖然有,但不能夠顯現出來,所以性德顯現要靠修德。此處的一佛為釋迦牟尼佛,二菩薩為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 (8) 隨緣行行:因應著因緣現象行修行之事。 〔參考資料〕 ■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軌者,車之轍跡也。周人尚輿,而制作之法,領於〈冬官〉。其輿之廣六尺六寸,故其轍跡之在地者,相距之間,廣狹如一,無有遠邇,莫不齊同,況為車者,必合乎此,然後可以行乎方內而無不通;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悲傷。《楚辭.屈原.離騷》:「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堆聚、累積。如:「堆疊」、「疊羅漢」、「疊石為山」。宋.文天祥〈正氣歌.序〉:「惡氣雜出,時則為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