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48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怔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驚悸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二.小倩》:「三日來,心怔忡無停息,意金華妖物,恨妾遠遁,恐旦晚尋及也。」
淫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濫用權力,威刑過度。唐.柳宗元〈貞符詩.序〉:「孰稱古初朴蒙空侗而無爭,厥流以訛,越乃奮敓,鬥怒振動,專肆為淫威?」《聊齋志異.卷六.政》:「過十餘日,竟無消息,心始安。王自是淫威亦少殺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勞、勞苦。如:「劬學」、「劬勞」。《聊齋志異.卷二.小倩》:「甯妻病廢,母劬不可堪。」
學習條件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條件論(Learning conditions)目錄1 理論意義2 學習條件論的核心主張3 教學上的應用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理論意義蓋的學習條件論(Learning conditions)融合了行為學派和認知學派的觀點,認為學習乃是轉化環境刺激為習得之新能力的認知歷程(Bell-Gredler,1986)。蓋先分析人的表現和技能的多元性,然後再對不同學習種類加以解釋,將學習分成訊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反應連鎖(動作技能)、語文聯想、辨別...
喜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快樂、高興。三國魏.應璩〈與從弟君苗君冑書〉:「閒者北遊,喜歡無量。」《文明小史》第三八回:「立即上院,把放犯的情形稟知撫憲,撫憲亦很是喜歡,極讚他辦事能幹。」
剜肉補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決眼前急迫的問題,而不顧後果。語本唐.夷中〈詠田家〉詩。[例]政府施政的眼光要長遠,絕不可剜肉補瘡,導致惡性循環,不可收拾。
汙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羞辱、恥辱。《史記.卷八六.刺客傳.政傳》:「然政所以蒙汙辱自棄於市販之閒者,為老母幸無恙,妾未嫁也。」《三國演義》第九回:「可惜將軍蓋世英雄,亦受此汙辱也!」
認知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認知策略,學生就會有能力自行求取新知是。在認知教學歷程中,應該教學生學習何種認知策略?以下三點是蓋的建議(Gagné, 1985)。1.學習增進記憶的策略記憶是學習一切知識的首要條件。按訊息處理論的原則,記憶有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之分。在學習新知識時,短期記憶的有效運用是最重要的。如何增進短期記憶?可參考以下五點建議:(1) 先從注意開始;(2)多碼並用原則;(3)意元集組原則(4)運作記憶原則(5)運用複習原則。2.學習組織知式的策略如果所學的是有組織的知識(如一段歷史),除理解其內涵之外,最好學習用自己的口語或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殺害。《史記.卷八六.刺客傳.政傳》:「重自刑以絕從。」《呂氏春秋.慎大覽.順說》:「刑人之父子。」
季布一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一諾千金」。見「一諾千金」條。01.《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閒哉?』」(源)02.明.陸采《明珠記》第三一齣:「昔政一言而破面自決,季布一諾而千金不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