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6.2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意旨學校提供學生各種機會,讓學生了解各種不同族群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避免種族的衝突與對立的一種教育。目錄1 目標2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3 何為多元文化教育?4 多元文化課程目標5 我國發展6 參考書目 目標多元文教育的目標主要有五項:1. 建立對其他族群文化的容忍2. 消族種族的偏見與歧視3. 教導不同族群文化的內涵4. 教導學生從各種不同族群文化觀點看世界5. 幫助弱勢族群學生發展其學習及對社會貢獻的信心此類教育目標不同於種族優越感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衝突、矛盾。《淮南子.脩務》:「聖人憂民如此其明也,而稱以無為,豈不悖哉!」
捨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熊掌都是人們喜歡吃的珍饈,但是萬一不能兼而有之,那只好捨魚而取熊掌了。利和義也是一樣,二者往往是相互衝突。這時候,孟子要世人注意公益是凌駕在私利之上的。生命雖然是私利的極致,但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也是可以捨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的,但是有些事卻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
潛在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單位;新馬克思學派承襲了社會批判理論的論點,重視思想與行動的關係,以及知識形成的社會制約因素,採用衝突、內省和批判的思考模式,透過理性的溝通,來促進教育的改造,其代表人物,如包爾斯、金帝思、艾波等均屬之,因此對於潛在課程的研究特別重視運用分析和辨證的方法,全市學校知識、價值觀念和意識型態的傳遞和轉化的過程,進而達到課程的解放和教育的解放。潛在課程世雄升正式學習課程以外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的影響是隱藏的、無形的、深遠的,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經常有一些非預期性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來指導和協助,為了使潛在課程發揮其教育的正向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衝突、觸犯。如:「你的話前後抵觸,矛盾極了!」《漢書.卷四.文帝紀》:「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
映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襯彼,使被陪襯的事物更加鮮明、突出。2.以景襯情,使感情表達更加深刻。3.以非襯是,凸顯事物的價值衝突,加深說服力。 種類 反襯反襯,是指在語文中,對於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用與描述對象性質剛好相反的語詞描繪的修辭技巧。如:1.羅家倫<運動家風度>:「有運動家風度的人,寧可有光明的失敗,絕不要不榮譽的成功。」2. 鄭愁予<錯誤>:「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對襯對襯,是指在語文中,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從兩個不同的觀點加以描述,形成強烈對比的修辭技巧。如:1. 陳之藩<謝天>:「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
殺身成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的標準,君子是可以犧牲性命的。孟子把孔子的「仁」用「義」來解釋,「義」就是公益,往往和個人私利是衝突的。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當「義」和「利」不可兼得的時候,為了公益,是要「捨生取義」的。性命雖是個人最大的私利,但是為了社會國家的利益,必要時可以犧牲。這正和「殺身成仁」的精神一樣,也正是傳統儒家的堅持的修身原則。
自我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eclosure)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概論馬西亞(James Marcia)認為在青少年面對衝突而作出決定的過程中,會產生四種的認同模型:定向型統合、迷失型統合、未定型統合以及早閉型統合。這四種認同模型是經由對兩個問題的答案所得知的,這兩個問題分別為「個體是否積極的尋求自我認同?」「個體是否對行為做出承諾?」(例如,對價值、學校、工作、同儕以及對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對他人認同的觀點)。 定向型統合(identify achievement)對兩個問題答案皆為肯定的人,即為定向型統合,代表個體已經對自己的認同產...
投射作用(Projec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也稱外射,是自欺性的機轉,屬於「不成熟心理防衛機轉」(Immature Mechanism)。係將一切不愉快之遭遇,諉過於他人或環境,藉以掩飾自己,防衛自己,作為解決挫折衝突及維護自尊之手段。 將己身的不愉快遭遇認為是他人所致,或將自己無法接受的情感、情緒、內心本意等等,投影至他人身上,認為並非自己所想,而是他人緣故才導致,以產生(負面的)行為。總的說來,個體將自己的錯誤、缺點,不被接受的想法、不希望有的特質、不為社會認可的慾望、不良的情感、動機,或可能具危險性的念頭或衝動,通過此一防衛機轉轉移至另外一人身上,歸諸...
高瞻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幼兒一起工作遊戲時的風格,讓彼此間的對話能配合且輕鬆。教師與幼兒間的互動包括:如互動策略、鼓勵、及衝突解決的方法。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高廣度(高瞻)教學法、計畫---工作---回顧、幼兒英文關鍵字: High/Scope、play-do-review、child 參考資料武素萍、楊中宜、郭靜宜著。幼兒教保活動設計,2003年1月,頁4-37~4-39,啟英文化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