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識結構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結構評量(knowledge structures assessment)是晚近興起的認知診斷評量(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方法之一,亦是教學評量革新的一種新嘗試。由於學習者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是決定能否進行有意義學習的主要關鍵,更是決定學習成果能否長期保留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先備知識通常被稱為「知識結構」(knowledge structures)或「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s),亦即是指個人在知覺及理解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在腦中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結構,它係由個人過去的認知經驗所組成的。因此...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二版)。台北:心理。
一致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致性評量評量的內容、過程及步驟要配合事先已規劃的學習成效(總目標、目標、教學目的等),同時與教學的過程及教材也要相配合。相合的評量(congruent assessment)及相關的評量(correlated assessment)為其同義詞。
  一致性評量常用於:(1)課程的發展與實行;(2)設計研究與評鑑的計畫時,特別是與課程、學程和教師教學效能相關的研究;(3)訂定標準時。
  當學者發展課程、教材、教學過程及評鑑的步驟與內容時,常試圖完成某特定的目標或目的,使這些所考慮的元素其一致性,這個過程謂之使教材、過程、步驟「一致」。當學者規劃有關於課程、教學及教師...
ABA的評量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對重要他人的晤談,可以有效地對個體行為得到快速、初步地掌握,訪談內容包括個體先前曾採用的措施,以避免重複進行無效介入。目錄1 一、行為的遠端事件2 二、行為前後事件紀錄3 三、行為的分析和驗證4 四、行為的介入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行為的遠端事件包括前述提及的諸多生理和環境因素(但不包含環境中的直接前事件),這些遠端事件可能潛在地影響個體行為問題,例如睡眠不足或是生理病痛。 二、行為前後事件紀錄進行行為前事件(antecedent)—行為(behavior)—行為後事件(consequences)記錄,又稱「ABC前後事件記錄」。可以採用軼事記錄(anecdotal)、事件記錄、時...
互動性動態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動性動態評量又稱互動評量、動態評量、學習潛能評量、中介性評量或協助性學習與遷移評量,是一種反映學習過程的評量模式,目的在評量學習者正在發展中之認如能力。大多採用「測驗-中介(intervention)-測驗」的模式實施。其方法分為三個步驟:(1)實施前測,以了解學習者目前的學習結果,即現有的發展水準;(2)根據學習者的個別需求,實施適性化的「中介」,以期促進學習者的表現;(3)實施後測,評量學習者獲益的程度,即是否具有「改變潛能」,以了解其潛在發展水準。
  受到韋考斯基(L.S. Vygotsky, 1978)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
實作評量的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舉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對於傳統標杜化測驗最重要的批評之一,是這種測驗會使老師把注意力聚焦於會考到的、狹窄範圍的技能。憑什麼我們可以說,實作評量可能會比較好呢?因為至少在理論上這是可能的:我們可以編製一種測驗,使學生若要在測驗上有好的表現,他就必須對學科內容有廣泛的瞭解,以致於這個測驗頗值得老師為它而教學。Wiggins曾這樣說:「我們應該針對測驗來教學。其關鍵在於:將測驗設計好,然後針對……來教學,使得準備和參與測驗都可提升教育品質,而非構成阻礙。」 舉例  在美國,現在有好幾州,包括佛蒙特、康...
特殊幼兒鑑定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測驗(Test)2 二、測量(Measurement)3 三、評量(Assessment)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測驗(Test)測驗係指一套系統化的觀察工具,可用來評量受測者某些行為樣本,進而推論其具有多少心理特質或能力。在教育與心理學界中,是指諮商輔導上所使用的標準化測驗,如智力測驗、語言測驗、性向測驗、人格測驗等。特殊教育工作者常使用自編測驗,來測量學生的起點行為,診斷學生的學習問題,及確認學生學習過程的進度等。 二、測量(...
評量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量過程(Assessment proces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特殊幼兒的評量也同樣有這種取向。換句話說,特殊幼兒評量的主要目標,是針對其家庭所關切的事情而來。因此,以家庭為中心(family-focused)的思維,遂成為當今特殊幼兒評量與療育的發展方向。 內容說明...
評量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量標準(Assessment standards)目錄1 前言2 評量標準2.1 數學標準2.2 學習標準2.3 平權標準2.4 開放標準2.5 連貫標準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前言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評量學生的學習狀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評量的定義為學生的數學知識,並且對於數學的活用能力,以及等等邏輯觀...
成果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成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要求學生透過完成一項活動或創造作品以展現其所學之知識或技能。(註1)目錄1 教師使用成果評量的過程1.1 設計成果評量1.2 明確說明期望之結果1.3 選擇評鑑之焦點1.4 建立
健康教學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量是整體健康教學計畫中很重要的一環,而健康教學評量又是整體學校衛生計畫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健康教學評量必須涵蓋評量的目的、內容、時間、地點、對象和方法。
  1.評量的目的:健康教學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個人、團體及社會對健康教學的需要、健康教學計畫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學生健康行為改變的程度。
  2.評量的內容:健康教學評量的重點在於學生對於學習目標達成的程度,因為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在於改變學生的健康行為。基於此,評量的內容應該包括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及社會人士對健康教育的價值觀、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活動、學習情境,以及評量過程本身等。
  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