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認知能力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認知能力的定義2 二、認知能力的內涵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認知能力的定義張春興(1989)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指出,認知(cognition)為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認知的涵義廣泛,舉凡知覺、記憶、想像、辦認、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均屬之;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及個體在生活環境中究竟如何獲知,知之後在必要時又如何用知。認知發展是除了智力發展之外(狹義的定義),泛指一切認知行為的發展。 二、認知能力的內涵1.知覺(perception):指個體以生理為基礎的感官獲得訊息,進而對其周圍世界的事物做出反應或解釋的心理歷程。2.記憶(memor...
課程本位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定義2 二、特徵3 三、特殊教育上的應用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定義Tucker認為「任何以實際上課的課程內容為依據,來考量學生技能發展的程序,都可稱為課程本位評量」。張世慧及藍瑋深指出課程本位評量的基本條件有三:測量材料選自學生的課程中;須經常性且重複的施測;測量結果可作為教育上的決定。 二、特徵課程本位評量的特徵,包含以下幾點:1. 以教學的內容出發,材...
總結性評量(summative_evalu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教學效果評量方式之一,它的特點是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後才實施,目的是為了確定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通常在教學的課程或單元結束後,為了確定教學目標是否有達成,以及學生精熟預期學習結果的程度,並評定學生的成績等級,必須進行總結性的評量。一般來說,學校定期舉行的週考、月考和期考,都可視為總結性評量。此種評量與形...
診斷性評量(diagnostic_evalu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學生的學習困難持續地發生,也無法以形成性評量所採取的補救措施來解決時,這時就需要更進一步深入分析其困難形成的原因和所在,而此時所採取的評量就是診斷性評量。也就是說,假如教師想要確認學生特殊的學習問題,可能就需要參考診斷性評量的結果。我們可以想像,形成性
總結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Assessment)通常是在一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學生學習成就結果所進行的評量,以決定其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與教學目標訂定的適切性。通常是在某一教學單元、課程或是學期末,教師就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評量,決定其成績的等第、及格與否,並衡量其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與適當性。一般以認知評量<...
功能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定義2 二、特徵3 三、步驟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定義功能性評量乃是一種蒐集行為資料並分析其行為過程的評量方式,目的是經由有效地蒐集資料與分析,增進行為支持或介入的效果和效率。功能性評量乃在確定問題行為對行為者所產生的影響,藉由運用各種方式找出行為的前因與後果;其主要運用的方式之一便是利用功能性分析對個案進行
診斷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診斷性評量(Diagnose Assessment)的目的在了解學生學習困難原因,以便進行補救教學。評量主要在決定學生的成熟度、預備狀態、起點行為,以及其與學習有關的特質,予以分組安置,診斷其學習困難的原因。通常是在教學初或是學生學習有困難的時候,教師或是與學生有相關的人員安排、進行評量評量項目...
常模參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模參照評量(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 常模參照評量常模參照評量(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係以同年級或其他條件相若的一群學生在經測量所得分數為根據,取其平均數為常模,並且以此常模為參照點,從而比較分析學生學習成就之優劣。由此可見,常模參照評量對...
形成性評量(formative_evalu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教學效果評量方式的一種。形成性評量的理論基礎是:教學歷程要和評量歷程相互結合,才能達到改進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習效果。其主要目的是不斷提供回饋給學生和老師,對教師而言,可以使教師了解教學效果以便有改進的依據,有助於調整教學和實施補救教學措施;另一方面回饋可以提供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情形,並提出需要修正的學習錯誤。簡單來說,形成性
變通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通性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變通性評量係指傳統評量以外的另類評量方式,著重在評量與教學的相互配合,以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能力作為教學與評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