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8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玲瓏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際遇的坎坷。德宗之時,發生朱泚之亂,盧綸任河中節度使、諸軍行營兵馬副元帥。塞外的軍旅生活,使得盧綸的詩風轉為粗獷豪放。此時期的作品,如〈塞下曲〉等,風格慷慨,廣為人所傳誦。在〈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幕〉詩中,盧綸描寫彭祖樓的環境,稱它四面八方都有寬大的窗戶,所以室內光線十分充足,潔淨明亮得直逼仙境。因為八面都透光,所以稱作「八面玲瓏」,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言行手段,十分巧妙,處世圓融。
賈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88~843)字浪仙,號無本,唐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初落拓為僧,後還俗。工詩,好苦吟,為韓愈所重,文宗時賈坐謗,貶長江主簿,故時人稱為「賈長江」。詩風清奇幽峭和孟郊相近,世稱為「郊寒島瘦」。著有《賈長江集》。
一刀兩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刀兩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寒山,是唐代的隱士,也是一位高僧。姓名和生卒年均不可考,因為長期隱居於天臺的寒巖,因而稱為「寒山」或「寒山子」。其詩風與早期的禪宗思想一致,蘊含禪宗的哲理。他有一首詩,說到智慧過人者與一般才德低下者的不同。才智過人的,心思敏銳,勤奮不懈地修道,可以領悟當中的佛法意境;而才德低下的,通常愚昧無知且冥頑不靈,一直要到大難臨頭了,才知道毀滅了自己的人生。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明知故犯而不懼後果的人,將在市集中被處以死刑,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堅決果斷地接受斬首。詩的原文「一刀兩段截」,後來演變出「一刀兩斷」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堅決地斷絕關係。
李商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商隱寫愛情詩手腕的高妙。他的長處,是嚴肅而不輕薄,清麗而不浮淺。有真實的情感,也有真實的體驗。他的詩風,傾於纖巧與柔美,呈現著濃厚的缺月殘花之美。所謂「枯荷聽雨聲」、「紅燭賞殘花」的境界,正是這種遲暮感傷情調的最高表現。也是義山詩永遠的魅力所在。
林德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人童詩》是林德俊的第一本詩集。他自稱是「從夢中醒來而後成為詩人,追求一種簡單而深刻、平易而不凡的詩風,立志作一個呆板城市的塗鴉混混、秩序世界的不良少年。」這樣的一段話剛好可以說明為什麼詩集要叫做《成人童詩》?從夢中醒來的人,理應是一個成熟的理性人,此之謂「成人」;是成人卻要追求簡單而深刻、平易而不凡--這是保有「童」心的人;還要立志作呆板城市的塗鴉混混、秩序世界的不良少年--違抗秩序,另造世界,這是擁有「詩心的人,如是,成就了這一本《成人童詩》。「童」與「詩」,竟是這本詩集的兩大共構成體。或者說這本詩集竟是「童」與「...
庾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是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 生平庾肩吾之子,早年曾任南朝梁湘東國常侍等職,隨父及徐摛、徐陵出入禁宮。又曾出使東魏,「文章辭令,盛為鄴下所稱」。 著作代表作有《哀江南賦》、《枯樹賦》等。他的詩歌,則初步融合了南北詩風,對唐詩有重要影響。有《庾子山集》傳世。 評價他的駢文、駢賦,可與鮑照並舉,代表了南北朝駢文、駢賦的最高成就;他的辭賦與徐陵一起被稱為「徐庾體」,史評其寫作風格「綺艷」,杜甫又稱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詩家難兼,子山備之。
盧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48~800?)字允言。唐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濟)。安史之亂時,曾客居鄱陽。數舉進士不第,後由宰相元載推薦,官至檢校戶部郎中。因曾經歷軍旅生活,故詩風豪放雄邁,為大曆十才子之一。著有《盧允言集》。
劉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7)字公幹,三國魏東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性格剛烈,善辭令,有逸才,以文章見重於曹操,並舉用為丞相幕僚。劉氏長於五言詩,詩風勁挺,不重文辭雕飾,似古詩十九首。曹丕曾讚美其詩為「妙絕時人」,鍾嶸《詩品》亦列為上品,惜作品流傳甚少,僅存十五首詩。
張九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后神功元年,鄉試名列前茅,長安二年,擢進土。其詩由雅淡清麗,轉趨樸素遒勁,運用比興,寄託諷諭,對初唐詩風的轉變,起了推動的作用。 著作著有《曲江集》 觀點嶺南出身背景的張九齡,深受佛教思維的影響,表現出他獨特的觀點與想法。相對寬鬆的思想環境中成長的張九齡,即使是堅持孤高的理想人格,在思想上也不會定於一尊,而且,他往往會從實用的角度出發考慮思想派別與宗教派別的影響與傳播。1.三教並重觀念張九齡對宗教的態度首先是三教並重。如果說作為統治階層,從政治的需求出發而無法將宗教定於一尊,需要儒釋道同時服務於政治統治,統治集團出台一系...
楚楚可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楚楚可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孫綽(西元314∼371),字興公,東晉太原人。是東晉著名的辭賦家,也是一位志節高尚而不肯趨炎附勢的官吏。東晉時清談之風盛行,反映在詩歌中即為玄言詩,孫綽和許珣就是此種詩風的代表。他將滿腹的情感寄寓於名山大川和詩文之中,寫有〈遂初賦〉、〈天臺山賦〉等。《世說新語.言語》中記載了孫綽的一則事蹟。孫綽作〈遂初賦〉,描述隱居之樂。他將房子建築在山谷之地,過著滿足於現實而不覷求的生活,表明自己不再追逐名利。屋前種植了一棵松樹,一直以來都親手細心地培育照顧。當時高世遠是他的鄰居,有一次就跟孫綽說:「小松樹纖弱柔美的模樣,看起來非常柔嫩可愛,但是卻永遠無法成為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