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混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雜亂無別。《抱朴子.外篇.尚博》:「真偽顛倒,玉石混淆。」《三國演義》第一八回:「紹是非混淆,公法度嚴明。」也作「溷肴」、「溷淆」、「渾殽」。
千頭萬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情雜亂,頭緒紛繁,難以處理。語本三國魏.曹植〈自試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亂、混亂。如:「有條不紊」。《晉書.卷一二一.李期載記》:「慶賞威刑,皆決數人而已,于是綱維紊矣。」
兵荒馬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荒馬亂」形容戰爭所造成動蕩不安的混亂景象。此處「荒」和「亂」都是指混亂的景象。「荒」或為「慌」字之假借。所以「兵荒馬亂」就是「兵慌馬亂」。戰亂時候,正是兵士慌忙,戰馬雜亂。另外,「荒」本來有「凶年」的意思。如:「饑荒」。所以「兵荒」也可以解釋為「戰爭所造成的災害」。出現這句成語較早的文獻,如元代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寫到牛尚書提到正旦(女主角):「一向收留在俺府中為女,也是天數。不然,那兵荒馬亂,定遭驅被擄。」指的就是戰亂景象。不過在宋代傅肱《蟹譜.卷下.兵證》有一條資料,說:「吳俗有『蝦荒蟹亂』之語,蓋取其被堅執銳,歲或暴至,則鄉人用以為兵證也。」意思是說吳地有「蝦荒蟹亂」的俗語,如果忽...
嘈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音喧鬧、雜亂。《紅樓夢》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文明小史》第三回:「聽了聽二門外頭那人聲越發嘈雜,甚至拿磚頭撞的二門鼕鼕的響,其勢岌岌可危。」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雜亂無章
萬象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禪師》︰「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羅萬象。」意思是說︰天下地上,日月星辰,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或景象紛然雜亂散布排列在眼前。唐.薛能〈新雪八韻〉詩首揭二句︰「大雪滿初晨,開門萬象新。」意思是說:清晨的一場大雪下得漫天掩地,打開門就看到大自然界的事物或景象都顯現出新的面貌。綜合上述三例,我們大概可以斷言「萬象更新」就是從「萬象新」演變而出的一個成語,用來表示大自然界的事物或景象都改變得煥然一新。
雜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亂、紛亂。《文選.左思.蜀都賦》:「輿輦雜沓,冠帶混并。」清.王鵬運〈摸魚子.莽風塵雅音寥落〉詞:「且醉上金臺,酣歌擊筑,雜沓任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頭髮雜亂的樣子。唐.劉兼〈送二郎君歸長安〉詩:「荷衣曉挂慚官吏,菱鏡秋窺訝鬢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雜亂。如:「聲音吵雜」、「車聲太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