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7.9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整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凌亂、參差、紊亂、紛亂、錯落、雜亂、雜沓、零亂
胡思亂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亂而不切實際的瞎想。[例]他整日無所事事,胡思亂想,真是浪費青春。
繁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繁多雜亂。《隋書.卷四九.牛弘傳》:「性寬厚,篤志於學,雖職務繁雜,書不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雜亂。如:「語言尨雜」。
井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雜亂
有條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七顛八倒、雜亂無章
橫七豎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雜亂無條理。《水滸傳》第三四回:「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記其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七回:「翻出了鐵櫃鑰匙,開了櫃門,果然橫七豎八的放了好幾卷銀紙。」也作「七橫八豎」。
兵慌馬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兵荒馬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兵荒馬亂」形容戰爭所造成動蕩不安的混亂景象。此處「荒」和「亂」都是指混亂的景象。「荒」或為「慌」字之假借。所以「兵荒馬亂」就是「兵慌馬亂」。戰亂時候,正是兵士慌忙,戰馬雜亂。另外,「荒」本來有「凶年」的意思。如:「饑荒」。所以「兵荒」也可以解釋為「戰爭所造成的災害」。出現這句成語較早的文獻,如元代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寫到牛尚書提到正旦(女主角):「一向收留在俺府中為女,也是天數。不然,那兵荒馬亂,定遭驅被擄。」指的就是戰亂景象。不過在宋代傅肱《蟹譜.卷下.兵證》有一條資料,說:「吳俗有『蝦荒蟹亂』之語,蓋取其被堅執銳,歲或暴至,則鄉人用以為兵證也...
紛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多而雜亂。《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紛紜天地,寂寥宇宙。」《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六合紛紜,民心將變。」
轇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糾纏牽連,難以分解。漢.張衡〈東京賦〉:「雲罕九斿,闟戟轇轕。」唐.柳宗元〈袁家渴記〉:「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也作「糾葛」。
2.糾紛,指牽扯不清的關係。如:「自此你我各奔前程,不再有任何轇轕。」也作「糾葛」。
3.廣闊深邃的樣子。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迢嶢倜儻,豐麗博敞,洞轇轕乎其無垠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