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橫行霸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禁止「橫行」--任意由田中通過或穿越溝渠堤防。 「霸道」一語則可能出自《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商聽到秦孝公要徵求賢能的人,就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引薦。第一次見面,他陳述了帝王之道,秦孝公昏昏欲睡聽不進去。第二次,他提出了王道思想,結果還是不合乎秦孝公的心意。第三次,他說出霸道的主張,得到了秦孝公的認同。再次接見時,兩人越聊越投機,不自覺地越坐越近,一連好幾天都不厭煩。這裡的「霸道」指的是不顧仁義,以威權統治國家。經過後人沿用,則引指做事蠻橫不講理的意思。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橫行霸道」,用來形容凶橫不講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分不清方向。如:「迷路」。《左傳.哀公二年》:「晉趙納衛大子于戚,宵迷。」
得寸進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末期,秦、韓、趙、魏、齊、楚、燕七雄爭霸,其中秦國經商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其他六國,以統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準備以穰侯領軍,越過韓、魏兩國而伐齊。但當時秦國的策士范雎以為此法不可行,便阻止秦國的進攻,並向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他說:「現在齊國勢力算是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軍隊必須要經過韓、魏兩國,這就已經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過少,難以取勝;出兵過多,又有傷國力。即使打勝了,齊國的土地必須越過韓、魏兩國才能到達,距離如此遙遠,根本也很難守住,所以不如採『遠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地,都將穩穩當當地為大王您所擁有,就能逐漸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施予、贈送。《史記.卷一○四.田叔傳》:「如有移德於我者,何也?」《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長,移珍來享,抗手稱臣。」
深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索:索求、索討。 (3) 無行危:謂莫行圍梁之危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姓。如春秋時魏國有商
水滴石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尸子,名佼,春秋末年時候的思想家。曾為商的門下客,後來商遭車裂,尸子避禍入蜀,終老一生。《尸子》一書原有二十篇,學說綜合儒、墨、名、法四家,後來全書散佚,今本只剩十二篇。《尸子》書中提到:「水,雖然不是鑽石頭的鑽子,但是可以把石頭滴穿;繩子,雖然不是用來鋸木頭的鋸子,但是只要不停的在木頭上來回磨擦,同樣可以把木頭切斷。」這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結果。後來「水滴石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持之以恆,事必有成。但也可用來比喻小問題日積月累也會成為大問題。例如在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一個故事:張乖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一文錢出來,於是判處杖刑,但是他不服,張乖崖就...
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羞與絳、灌等列。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上1>常從容2>與信3>言諸將能不4>,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5>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注解〕 (1) 上:指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詣和晉國趙、宋國樂大心、衛國北宮喜、鄭國游吉等在黃父會盟,商討安定王室的事情。趙令諸侯的大夫們給周天子輸送糧食,準備好戍守的將士,並說:「明年將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進見趙,趙問他揖讓進退的禮節。子太叔回答:「這是儀,不是禮。」趙再問:「那什麼叫做禮呢?」子太叔回答說:「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過:『禮,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民的行事依據。』天地的規範準則,人民就加以效法。」後來「天經地義」這句成語,就從《左傳》文中「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演變而出,指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限歡喜。」 02.《東周列國志.第八七回》:「孝公聞『伯(霸)術』二字,正中其懷,命景監即召衛。」 參考詞語︰恰中下懷注音︰ㄑ|ㄚˋ ㄓㄨㄥˋ ㄒ|ㄚˋ ㄏㄨㄞˊ漢語拼音︰qià zhòng xià huái釋義︰即「正中下懷」。見「正中下懷」條。 01.《二刻拍案驚奇.卷七》:「行(ㄏㄤˊ)首領命,就喚將薛倩來侍著。東老正要問他來歷,恰中下懷,命取一個小杌子,賜他坐了。」 參考詞語︰正中己懷注音︰ㄓㄥˋ ㄓㄨㄥˋ ㄐ|ˇ ㄏㄨㄞˊ漢語拼音︰zhèng zhòng jǐ huái釋義︰即「正中下懷」。見「正中下懷」條。 01.《紅樓夢.第六○回》:「夏婆子聽了,正中己懷,忙問因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