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42.01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降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在拉力試驗時,其應力應變關係首先呈直線上升直到比例極限(proportional limit),之後,應力應變曲線稍為彎曲,但材料仍具彈性,直到降伏後,將負載釋放,試片無法回復到原來的長度,而產生永久變形,但在降伏前,材料不會產生任何永久變形,因此,降伏又稱為彈性極限。降伏的應力值稱為降伏應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的地方。如:「他的外貌平凡,沒有什麼特。」
星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多而零散。如:「今夜的池塘邊,有無數星星的火把閃耀著。」
2.形容極少或細碎。如:「我得到的皆是星星、片片斷斷的資料,很難據以做出判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使燃燒。如:「選手代表手持火把,燃聖火。」
鐵成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手指或靈丹,將鐵塊化成黃金。《景德傳燈錄.卷一八.杭州龍華寺真覺大師》:「還丹一粒,鐵成金。」
2.比喻善於運用文字,能演化出新的意境,或化腐朽為神奇。宋.黃庭堅〈答洪駒父書〉三首之三:「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鐵成金也。」
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行為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進行之前就已具備的知識與技能,這些是教師們從事教學活動時的主要依據。就教學的基本歷程而言,起行為的分析就是學前的評估活動,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
  起行為雖是對學生學習前狀況的描述,但是這個定義卻是相對於新學習內容而來的,所以在進行起行為的診斷時,必須依據教學目標來做分析。一般而言,要了解學生的起行為大約有下列幾種方式:
  1.口頭問答:這是教師在課堂上最常用的診斷方法,但結果較籠統。
  2.紙筆測驗:即在學習活動進行前,針對新學習內容做一簡要的測驗,以了解學生已具備了那些知識和技能。
  3.查閱其他相關...
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觀察或判斷事物時所處的立場、觀。如:「大家的意見雖不同,但是所持的立足卻相同。」也作「立腳」。
2.根本的位置。如:「所謂的真平等,是立足的平等,不是齊頭式的假平等。」
雷聲大,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勢甚大,行動很少。語本《五燈會元.卷二○.鼓山安永禪師》:「師曰:『雷聲浩大,雨全無。』」比喻虛張聲勢。《金瓶梅》第二○回:「你既不幹,昨日那等雷聲大雨小,要打著教他上吊。」也作「雷大雨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裝飾綴。如:「一夜的大雪把大地裝成銀色世界。」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茶肆》:「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店面。」
2.渲染誇張。《野叟曝言》第一一二回:「錦囊的話,一些沒有裝,還只說得大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作戰行動所憑依的地。如:「我們以火車站為據,向敵軍進行攻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