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蓮教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北蘄春縣),亦稱紅巾軍起事,是為西系紅巾軍。不久西系紅巾軍推徐壽輝為皇帝,建「天完」國,勢力由兩湖及於江西。1352年,濠州(安徽鳳陽縣)郭子興亦以紅巾軍起事;1353年,私鹽商張士誠(註3.)據泰州(江蘇泰縣)反叛;在這之前,1348年,方國珍以據臺州(浙江臨海縣)起事。幾年之間,長江中下游即淮南地區,漢人紛紛起事。 經歷1355年,劉福通等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至亳州(安徽亳縣),擁立為皇,稱「小明王」,並聲稱韓林而是宋徽宗的後裔,建國號「大宋」,組織政府。「大宋」勢力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邦交國學生來台就讀;同時配合外交部、教育部及國科會之台灣獎學金,招收學士及碩、博士外籍學生。隨後為大招收非邦交國學生,本校另設有屏科大外籍生獎助學金。本校招收之外籍學生人數至2009年已超過200人,學生來源從最初之非洲及中南美洲至大洋洲和歐亞地區。學生學成歸國後,不論在研究上或行政上都獲得良好的發揮,增進了我國的外交關係。 校訓仁民愛物,實事求是 校徽 教學單位 農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 生物科技系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食品科學系農園生產系 森林...
蔓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延伸。《楚辭.王逸.九思.怨上》:「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海洋保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洋生物的生存;如果這些油汙被海浪沖到海上,更將破壞沿海的生態系統。這些汙染物隨著海水流動及風的吹動,散到懬大的海洋,造成全球性的環境汙染。2.海岸破壞有關海岸破壞方面,主要提出「台灣沿海居民的生活環境不斷改變,也逐漸喚醒了人們的環保意識」,這些生活環境問題包括「地層下陷,海水倒灌」、「海岸水泥化」及「海灘充斥著許多不易分解的廢棄物」等。3.過度捕撈早期漁業發展以增產為目標,採取自由開放的原則;但近年來因海洋遭受嚴重汙染、養殖漁業破壞環境,以及漁源過度捕撈而枯竭等問題,使國人重新重視漁獲量和生態之間的平行關係。 關鍵字中...
滋蔓難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草到處蔓延繁殖,難以消除。語本《左傳.隱公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比喻當權者勢力一大,就難以控制、消滅。《清史稿.卷四二三.王拯傳》:「信宜陳金缸尤為巨憝,群賊相為一氣,滋蔓難圖。」
因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默、沖、虛」四字的含義,也就是希望這些後輩處世為人能深沉靜默、淡泊謙虛。後來「顧名思義」使用的範圍大,被廣泛地用來比喻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含義。有時會略帶貶義,指單就名稱穿鑿附會,不求甚解。
北轅適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反而使他離楚國愈遠。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業,取信於天下諸侯,依仗著強大的軍力去攻打趙國,想藉此充領地,提高聲望,其實這樣的舉動愈多,愈失信於天下,離成就霸王事業的心願也就愈遠,這不正如想到楚國卻往北方走一樣,永遠達不到目的!」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南轅北轍」,用來比喻志向和行為背道而馳,現在凡是做「背道而馳」的事,都可以稱為「南轅北轍」。另外,這句成語還可引申用來比喻遙隔兩地。
農業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牧牲畜的共有土地也被圈起來,不再共用。這種改變使貧困的農民得不到利益,最後只好無奈地離開農地,到日益展的城市謀生。 播種機圖爾(1674~1741)發明的播種機使農作物的耕作變得更簡便易行。這種播種機可使農民整齊地分行播種,並拔除行間的雜草。在此之前,種子都是用手播種的。這個播種機不但在農業革命上大展頭角,也顯示了歐洲工業革命的成功。 輪作法為了保持土壤肥沃,農田遠本是每三年要休耕一年的。不過,採用輪作法後,農田每年播種不同的農作物,一點也不會耗損地力。第一年種穀類,先大量地生產糧食,第二年種根菜植物,如燕麥可以做為牛...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二二一年)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4) 李斯:?∼西元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人。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秦統一天下後,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5) 酈食其: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劉邦,說陳留,又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食其,音|ˋ ㄐ|。 (6) 齊: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位於今山東省一帶。傳至戰國時,被權臣田氏篡奪...
深思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一詞語見於《史記.卷七二.穰侯列傳》。穰侯為戰國秦昭襄王的舅舅,昭襄王在位時以他為相。當時穰侯為張秦國領土而欲攻魏,於是派兵包圍魏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為使其退兵,前往求見,分析秦、楚、趙、魏等各國間的依存與利益關係,然後說明秦之攻魏絕對是弊多於利,要穰侯「熟慮之而無行危」,也就是希望穰侯再次慎重思考,放棄攻打魏國。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深思熟慮」,用來說明凡事要仔細而深入地考慮。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