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伯俞泣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意義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伯俞泣杖,因母之老。」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順似那王祥臥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意義漢韓伯俞受母責打,感念母親力衰而哭泣。見漢˙劉向˙說苑˙卷三˙建本。後比喻孝順。 相似詞 相反詞 例句小王的精神猶如伯俞泣杖,真是孝順。
牢不可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出處2 二、語譯3 三、故事內容4 四、相似相反詞5 五、例句 一、出處 唐·韓愈《平淮西碑》:「並為一談,牢不可破。」 二、語譯 牢:牢固。異常堅固,不可摧毀。也用在指人固執己見或保守舊習。 三、故事內容 無 四、相似相反詞 1. 相似詞顛撲不破堅不可摧堅如磐石2. 相反詞不堪一擊一觸即潰 五、例句 他們團結一心,擁有牢不可破的友誼。
一國三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比喻事權不能統一。三公,本指晉獻公和他的兒子夷吾、重耳,後指三個有權勢的人。 出處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ㄆㄤˊ)茸(ㄖㄨㄥˇ ),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故事春秋時代,晉獻公的夫人驪姬因深得寵愛,想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當時晉太子申生屢立戰功,獻公沒有理由廢掉他,驪姬便作出主張,將太子申生放出去守曲沃(晉國大城),另兩個兒子重耳、夷吾派去守蒲與屈兩個小城。當時蒲與屈兩地都是一片空地,晉獻公派大夫士蒍(ㄨㄟˇ)為二位公子各築一座城,築城時不謹慎,把柴火放在牆裏。夷吾把這件事告訴獻公,獻公派人去責備士蒍。士蒍拜首而回答說:「我聽說過...
周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個性3 評價4 參考資料 生平  周瑜出身名門,族人曾經兩代出任朝廷要職太尉之位,父親周異也擔任過洛陽的縣令。190年,孫堅出兵加入討伐董卓聯軍,舉家遷徙至舒縣,周瑜與孫堅的兒子孫策同年,成為好友,甚至提供自家南側的大宅給孫策一家人,同時拜謁孫策的母親,二人情如兄弟,共同生活起居。不過,周瑜叔父周尚就任丹楊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隨。  孫策喪父後,經過多年在袁術下打拚,終於能起兵發展,正要東渡歷陽入吳時,書信報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響應,孫策高興的說:「吾得卿,諧也。」隨後幫助孫策攻克橫江、當利、秣陵、曲阿,打敗笮融、薛禮,將劉繇趕走,發展極快。後來孫策親自進攻山越,對周瑜道:「吾以...
龍行虎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4.2 相反5 5.例句 1.出處宋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劉裕龍行虎步,視瞻不凡。」 唐.釋皎然.詩式.品藻:「其華豔如百葉芙蓉,菡萏照水。其體裁如龍行虎步,逸情 高脫。」亦作「虎步龍行」。 2.語譯比喻帝王莊重威嚴的儀態。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龍驤虎視‧龍驤虎步‧雄姿英發 相反没精打采 5.例句他走起路來龍行虎步,威風十足
三紙無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紙無驢意思:比喻文章繁冗而無當,或譏諷文字不得要領。。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張,未有驢字。』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典故:比喻文章繁冗而無當,或譏諷文字不得要領。使用三張紙要寫買驢的事,但居然連一個字都沒寫到驢字。
力排眾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力反對群眾的議論。
問思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思教學法是民國六十八年間,由美國學者畢夏普介紹到國內,並嘗試在國小社會科使用。依據研究的結果,此種教學模式,對兒童學習興趣、思考及判斷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好的效果。學習準備:強調人類解決問題必須循著一定的步驟,問題有擴散性問題和聚斂式問題,也有學者有其他細向分法。進行教學:分為演繹法和歸納法。過程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選擇假設與證假設(有點像專題研究)根據陳青青的整理,問思教學法的模式如下:目錄1 一、引起動機及概念分析2 二、歸納統念3 三、證明應用4 四、價值判斷及選擇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引起動機及概念分析1.引起動機。2.列舉事實(或次要概念)。3.討論分類。4.確定名...
世說新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作者2 背景3 內容與評價4 注者5 參考書目 作者南朝宋劉義慶與其門下士人所編撰。劉義慶為為劉裕之弟長沙景王之子,後襲封為臨川王。依照宋書記載其為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才詞雖不多然足為宗室之表。」雖對其本人事蹟所記不多,但仍可作為參考。 背景自漢代起,便開始流行鄉里品評制度,而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更是結合了人物品評、家世等作為任官條件,;另一方面,魏晉士人愛好清談,講究言談舉止、容貌風範,如世說新語中的容止篇便能一窺許多古人之風貌。而時人若能經品題更夠使其身價百倍。此外,許多當時有名的人物也都十分擅長品評人物,如竹林七賢中的山濤,其後更任負責選材之吏部尚書一職。 內容與評...
姚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姚鼐2 生平3 學術思想4 著作5 評價 姚鼐 生平姚鼐(1731年-1815年),清代文學家,字姬傳,一字夢穀,室號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早年曾任孝廉,傾心戴震之學,欲奉為師,被婉拒。乾隆二十八年姚鼐考上進士,選庶吉士,曾經任禮部主事、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刑部郎中等職位。嘉慶十五年重宴鹿鳴,加四品銜。姚鼐善於古文。晚年曾先後主講江南、紫陽、鐘山等書院。 學術思想方苞是桐城派的創始人,主張學習左傳、史記,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姚鼐是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張,在提倡「義理(內容合理)、考據(材料確切)、詞章(文詞精美),三者不可偏廢。」又在學習方法上,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