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所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雲馳,奄忽2>互相踰3>。風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隅5>。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踰:越過、超過。 (4) 風波:被風所播蕩。 (5) 隅:角落。〔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是時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稅綿絹。夔以郡初立,近以師旅之後,不可卒繩以法,乃上言曰:「自喪亂已來,民人失所,今雖小安,然服教日淺。……愚以為此郡宜依遠域新邦之典,其民間小事,使長吏...
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囿於一隅的學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雖湘川曲學,亦有心典謨。」
背馳於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背道而馳」。見「背道而馳」條。01.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文之難兼,斯亦甚矣。」 
流移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雲馳,奄忽2>互相踰3>。風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隅5>。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踰:越過、超過。 (4) 風波:被風所播蕩。 (5) 隅:角落。〔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是時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稅綿絹。夔以郡初立,近以師旅之後,不可卒繩以法,乃上言曰:「自喪亂已來,民人失所,今雖小安,然服教日淺。……愚以為此郡宜依遠域新邦之典,其民間小事,使長吏...
飢凍交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逼迫。飢凍交切指飢餓寒冷交相逼迫。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五.魚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於室一隅,飢凍交切,然竟不死。」也作「飢寒交迫」。
僻處一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侷促一隅
假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苟延殘喘。《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謝夷吾傳》:「竊以占候,知長當死。近三十日,遠不過六十日,遊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明史.卷一二三.明玉珍傳》:「若必欲崛強一隅,假息頃刻,魚遊沸鼎,燕巢危幕,禍害將至。」
小朝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偏安一隅,為人附庸的政權。宋.胡銓〈上高宗封事〉:「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耳,寧能處小朝廷求活耶!」
坐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守一隅,苦無出路。《清史稿.卷二二二.王杲傳》:「王杲以貢市絕,部眾坐困,遂糾土默特、泰寧諸部,圖大舉犯遼、瀋。」
析骸易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天災人禍時,絕糧斷炊的慘況。參見「易子析骸」條。《抱朴子.內篇.明本》:「或流血漂櫓,積尸築京,或刑坑降萬計,析骸易子。」《魏書.卷一八.太武五王傳.廣陽王建傳》:「前留元標據于盛樂,後被重圍,析骸易子,倒懸一隅,嬰城二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