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運輸。《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今久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為不便。」唐.杜甫〈昔遊〉詩:「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背馳於道注音︰ㄅㄟˋ ㄔˊ ㄩˊ ㄉㄠˋ漢語拼音︰bèi chí yú dào釋義︰猶「背道而馳」。見「背道而馳」條。 01.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文之難兼,斯亦甚矣。」 參考詞語︰背車而馳注音︰ㄅㄟˋ ㄔㄜ ㄦˊ ㄔˊ漢語拼音︰bèi chē ér chí釋義︰猶「背道而馳」。見「背道而馳」條。 01.宋.葉適《水心別集.卷六.進卷.莊子》:「彼其智不足以知聖人,而不能自蔽其所見,又變於俗而趨於利,故其勢不得不背車而馳,則君子哀之可也。」 參考詞語︰背道而行注音︰ㄅㄟˋ ㄉㄠˋ ㄦˊ ㄒ|ㄥˊ漢語拼音︰bèi dào ér x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提出。如:「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詩:「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拘束、局限。如:「囿於成見」、「囿於一隅」。《莊子.徐无鬼》:「辯士无談說之序,則不樂,察士无凌誶之事,則不樂,皆囿於物者也。」宋.蘇軾〈宸奎閣碑〉:「是時,北方之為佛者,皆留于名相,囿于因果。」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在井底的青蛙。比喻見識淺薄的人。語本《莊子.秋水》。 △「一孔之見」、「一隅之見」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指列舉一例而能曉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書〉:「則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所以重得罪於聖人矣。」
自以為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朱子語類.卷三五.論語.泰伯篇》:「若執著一見,便自以為是,他說更入不得,便是滯於一隅,如何得弘。」
彈丸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彈丸一樣大小的地方。比喻狹小的地方。語出《戰國策.趙策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拘束、限制。通「拘」。如:「局限」、「局於一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