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07 ms
共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月亮。唐.李賀〈七夕〉詩:「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唐.杜牧〈寄沈褒秀才〉詩:「仙桂茂時金鏡曉,洛波飛處玉容高。」
|
金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鄭侃女采娘七夕時乞巧於織女,織女遺以金針,謂當得奇巧。見唐.馮翊《桂苑叢談.史遺》。後用以比喻祕訣。金.元好問〈論詩絕句〉三首之三:「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
|
情人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參見「七夕」條。
|
情不自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禁」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
|
天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河、天津。唐.盧照鄰〈七夕泛舟〉詩二首之二:「天潢殊漫漫,日暮獨悠哉。」
|
磨喝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七夕日供乞巧用的娃娃。用木、泥或蠟製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七夕》:「七月七夕,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也作「魔合羅」。
|
烏鵲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每年七夕烏鵲填天河成橋,以渡織女、牛郎,使之相會。後以烏鵲橋比喻男女相會的地方。唐.宋之問〈明河篇〉:「鴛鴦機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
|
雙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牽牛、織女二星。比喻夫婦二人。元.李俊民〈七夕〉詩:「雲漢雙星聚散頻,一年一度事還新。」元.馬祖常〈擬唐宮.銀河七夕度雙星〉詞:「銀河七夕度雙星,桐樹逢秋葉未零。」
|
埋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圓月隱沒於天際。唐.唐彥謙〈七夕〉詩:「露白風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輪。」
|
情不自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禁」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