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初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七月七日,即七夕。為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調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陽調和,甘露滋潤。雨水分布均勻。《文選.任昉.奉答勑示七夕詩啟》:「雖漢在四世,魏稱三祖,寧足以繼想南風,克諧調露。」
酒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意氣相投的酒友所組成的社團。宋.蘇軾〈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和七夕寄莘老之作〉詩:「酒社我為敵,詩壇子有功。」《儒林外史》第五五回:「花壇酒社,都沒有那些才俊之人;禮樂文章,也不見那些賢人講究。」
瓜果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婦女往往於七夕時,陳瓜果於庭,向牛郎、織女雙星許願。清.納蘭性德〈臺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詞:「人間別離無數。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佇。」
生花盆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夕時放置於盆中的豆芽秧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六.生花盆》:「京師每前七夕十日,以水漬綠豆或豌豆,日一二回易水,芽漸長,至五六寸許,其苗能自立,則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長尺許,謂之生花盆兒。」
摩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娥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亮。相傳月中仙女名叫嫦娥,故稱為「娥輪」。唐.許敬宗〈奉和七夕宴懸圃應制〉詩二首之二:「婺閨期今夕,娥輪泛淺潢。」
玄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農曆七月七日晚上,婦女對月穿針以乞巧,所用的針即稱為「玄鍼」。南朝宋.孝武帝〈七夕〉詩:「沿風被弱縷,迎輝貫玄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