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打更鼓來報夜間時刻,三鼓表示三更。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宋.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詞:「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嘟嘟噥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自言自語,說個不停。《紅樓夢》第四八回:「這個人定要瘋了,昨夜嘟嘟噥噥,直鬧到五更天纔睡下。」
水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水陸道場的簡稱。參見「水陸道場」條。《水滸傳》第四五回:「小僧已和眾僧,都在水陸堂上,從五更起來誦經,到如今未曾住歇。」《金瓶梅》第七回:「到二十六日,請十二位高僧念經,做水陸燒靈。」
梅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年告歸,主揚州書院講席。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克南京傳說梅曾亮適在城中,曾受禮遇,尊為「三老五更」。後輾轉至清江,館於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署,不久去世章太炎有《 書梅伯言事 》考證此事,指出吳敏樹為伯言誄辭,已「以名高」為嘲,以「卒於顛倒」為詬。 著作《 柏梘山房集 》31卷 觀點其生在封建制度解體之時,主張「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時」,曾寫出《 與陸立夫書 》、《上某公書》等關心鴉片戰爭的佳作,與經世派遙相呼應但他以官僚鎮壓「悍民」與「督糧」方法不同為喻,說明「當時」是要桐城派更切實地維護封建統治,跟曾國藩後來提倡的「...
瞥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一眨眼的時間。唐.杜甫〈解憂〉詩:「呀坑瞥眼過,飛櫓本無蒂。」清.洪昇《長生殿》第二七齣:「早則是五更短夢,瞥眼醒南柯。」
買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財物賄賂人,俾使事情不生阻礙。《儒林外史》第四○回:「沈瓊枝……買通了那丫鬟,五更時分,從後門走了。」
講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傳授學識或技藝的人。《續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養三老、五更之儀,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講師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為老,次一人為更也。」《文獻通考.自序》:「然其義則非儒宗講師不能明也。」
不達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時皇后兄虎賁中郎將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為交,霸逡巡不荅4>,眾人笑其不識時務。後當為五更,會疾卒,年七十。 〔注解〕 (1) 徵:徵召起用。 (2) 遷:晉升。 (3) 侍中:職官名。漢以為加官,分掌乘輿服物,侍於君王左右,與聞朝政,為皇帝親信重臣。 (4) 逡巡不荅:退卻徘徊,不作回答。荅,同「答」。逡,音ㄑㄩㄣ。
更長漏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漏,漏壺,古代的計時器,內盛以水,均勻地向下滴。更長漏永形容漫長的夜晚。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我為了你呵捱了些更長漏永,受了些衾寒枕冷。」
車鼓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一種載歌載舞的小戲。係由大陸地區花鼓流傳至閩南,再傳至臺灣,結合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演變成的歌舞小戲。「車」在閩南語裡有「翻」或「舞」的意思,「弄」有舞蹈的意思。車鼓的表演不限場地大小,演員以小丑和小旦為主,有時另加副旦,但通常以「二小」為一組,做為基本的表演形式,可數組或輪番演出。角色造型亦無嚴格限制。戲目取材於民謠故事,音樂主要是閩南流行的一些民歌小調,如〈桃花過渡〉、〈五更鼓〉、〈牽紅姨〉等。也作「車鼓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