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9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氣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彼此志同道合,志趣相同。《隋唐演義》第八九回:「兄今因許公而識張公,自然聲氣相投,定行見用於世,各著功名,可勝欣賀。」也作「聲氣相求」。
嘿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聲。《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徽宗心頗疑之,嘿然無語。」《文明小史》第二○回:「賈子猷聽了,只得嘿然。於是催兄弟及姚小通起來梳洗。」也作「默然」。
嘖嘖讚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咂嘴作聲,表示讚美、驚奇。如:「博物館內陳列各種稀奇古怪的收藏,遊客莫不嘖嘖讚嘆。」
乞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人憐憫。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俯首貼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醒世恆言.卷五.大樹坡義虎送親》:「其虎見勤自勵到來,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作聲,似有乞憐之意。」
枉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曲:動詞,使彎曲。 (5) 嘿然:不作聲。嘿,音ㄇㄛˋ,同「默」。 (6) 息:同「熄」,火勢熄滅。 (7) 燔髮灼爛:頭髮燒焦,皮膚烤灼傷潰。燔,音ㄈㄢˊ。 〔參考資料〕 漢.桓譚《新論.見徵》淳于髡至鄰家,見其灶突之直而積薪在旁。謂曰:「此且有火災。」即教使更為曲突,而徙遠其薪。鄰家不聽,後災火果及積薪,而燔其屋。鄰里並救擊,及滅止而烹羊具酒,以勞謝救火者,曲突遠薪固不肯呼淳于髡飲飯。智者譏之云:「教人曲突遠薪,固無...
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罵人呆板的話。《紅樓夢》第六七回:「回頭瞅著平兒道:『咱們都是死人哪!你聽聽!』平兒也不敢作聲。」《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回信也沒有,回片也沒有,不曉得你真去假去?你是個死人,我要你做甚麼!」
搏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屬革類樂器之一。以皮革製成,為兩面鼓,有雙環與黃絲繩(現以其他材質取代),腹中鼓裝有米糠,演奏時繩掛頸上,鼓右面以木棒槌打,鼓左面以手拍打,作用在打拍子,建鼓一擊,搏拊以兩擊應合,又稱拊搏或撫拍。音樂停止時,則放在花鼓座上。今仍用於祭孔音樂。漢.劉熙《釋名.釋樂器》:「搏拊,以韋盛糠,形如鼓,以手拊拍之。」
2.撫奏樂器。《書經.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
吞聲忍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抗爭。
自同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比寒天的蟬而不作聲。比喻沉默不語。《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荐,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嘿嘿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默不作聲,不說一句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一發嘿嘿無言,自心裡也微微有些懊悔道:『我前日該聽他們勸,置些貨物來的是。今枉有幾百銀子在囊中,說不得一句說話。』」也作「默默無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