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欺騙、瞞騙。如:「蒙騙」。《左傳.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宮內小臣。《左傳.公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晉.杜預.注:「豎,左右小吏。」《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夫以中才之人,事有關於宦豎,莫不傷氣,而況於慷慨之士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灼龜占卦。《左傳.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拘捕、捉拿。《詩經.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執醜虜。」《左傳.公五年》:「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
4.堵住、隔絕。《左傳.公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閒執讒慝之口。』」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左傳.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傳》:「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以報國讎。」也作「秣馬利兵」、「秣馬厲兵」、「厲兵粟馬」、「勵兵秣馬」、「礪兵秣馬」、「礪戈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揚、表彰。《左傳.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卓爾康《春秋辯義.卷二.公三》:「邢、魯同出周公同宗之親戚。于同姓,魯不能問罪出師,又不能控晉討賊,止此書『燬』以寄執兵之仇,一字之義,凜然口誅筆伐矣。」
相敬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敬愛。#語本《左傳.公三十三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用於句尾,表示推測的語氣。《左傳.公二十一年》:「宋其亡乎?幸而後敗。」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古音ㄉㄧˊ,專主。「無所適從」指不知聽從誰才好。◎語本《左傳.公五年》。後世借以比喻不知怎麼辦才好。 △「不知所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