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86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白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是非善惡分明。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清史稿.卷三六四.湯金釗傳》:「朝有諍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無傷於政體,不勝欣悅!」也作「白黑分明」。
培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芬芳甜美的蜂蜜。 思想的重點(一) 人性論:培根認為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殘毒的一面,所以人在行為上善惡俱存。(二) 知識論:1. 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2. 「知識」起源於感官,是經過懷疑之後可驗證的。3. 人類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征服自然。4. 培根的科學方法是以實驗和歸納法為主。 教育的主張(一) 教育目的:求得豐富的知識,最終目的在於征服自然。(二) 教育內容:注重實用的知識教育。(三) 教育方法:透過實驗、觀察、歸納法 資料來源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心的善惡,須經時間的考驗才能得知。如:「雖然大家都誤會他,他卻堅信『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的道理,相信時間總會還他清白的!」也作「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為戰國時代著名的儒家大師,他與荀子分執性的善惡兩論,繼承並發揚孔子的學說。孟子名軻,山東人,是子思的弟子,曾做過齊卿。孟子提倡仁政,主張民貴君輕,有鮮明的民本思想。而其思想言行都收在《孟子》一書中,辭章由以氣勝,曾自言:「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影響後代氣與文學的關係。孟子語言的犀利,智思的精妙,使其文章與人一種氣勢縱橫的美感,於歷代的哲理散文中熠熠生光。
揚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認識自然現象,並認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駁斥了方士的迷信。在社會倫理上,認定「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2.揚雄後來認為辭賦為「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轉而研究哲學。仿《論語》作《法言》,模仿《易經》作《太玄》。 著作《法言》、《太玄》、《方言》 評價1.張衡稱他「妙極道術」。2.朱熹認為他「拙底工夫」。《資料取自於網路》
分水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兩種情況的分界。[例]道德的堅持正是善惡的分水嶺。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七上八下」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一.示呂機宜》心胸煩悶,回避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當恁麼時,善惡路頭相次絕也。覺得如此時,正好著力,只就這裡看個話頭: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看時不用博量,不用註解,不用要得分曉,不用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不用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用向宗師說處領略,不用掉在無事甲裡。但行住坐臥時時提撕1>「狗子還有佛性也無2>?」「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
朱西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的懷鄉書寫。在這些作品中,朱西甯大量運用地方語言、生活習俗,再現特定時空下的鄉土風味,並融入人性善惡與慾望的辯證,形塑其「懷鄉小說時期」的重要特色。《冶金者》、《現在幾點鐘》這個階段,朱西甯透過敘述形式的轉換,以及現代主義的文學技法,呈現出另一種現代人的存在圖景,以及現代性意義。70年代朱西甯開始創作四部「系列小說」:《非禮記》、《春城無處不非花》、《將軍令》、《七對怨偶》,分別透過文明禮教、植物的生命意象、軍事人物典型、現代人婚姻觀等不一樣的創作概念,欲以短篇小說的篇幅,容納長篇小說的精魄,可視為臺灣小說家自覺地實...
黑白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非、善惡分不清楚。如:「他好心幫你,你別黑白不分,見了人就沒有好臉色。」
道德序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階段:懲罰與服從導向。此階段兒童認為服從權力與避免懲罰就是對的事,行為帶來的有形結果決定行為的善惡。(2)第二階段:工具性相對主義者導向。此階段兒童認為正當的行為包括那些能當作工具,來滿足一個人自己的需求以及偶爾能滿足他人需求的行為。 3.第二層次:道德循規期(conventional level)此層次分下列兩個階段:(1)第三階段:人際關係和諧或好男孩、好女孩導向。此階段的青年認為善良的行為就是取悅他人、或是幫助他人,以及受他人贊許的行為。(2)第四階段:法律與秩序導向。此階段的人認為正當的行為就是履行個人的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