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6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雄心壯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大的志向和抱負。宋.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之一:「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
人窮志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處於貧窮困苦之時,容易只顧眼前而喪失了遠大的志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我擺了那個攤,有些居然自命是讀書人的,也三三兩兩常來戲辱。所謂人窮志短,我那裡敢和他較量,只索避了。」也作「人貧志短」。
長風破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前進。參見「乘風破浪」條。唐.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豪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遠大才幹出眾的人。[例]秦末天下大亂,一時豪傑並起,據地稱雄。
非池中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非長期生活在池塘中之小生物。「非池中物」比喻志向遠大,有抱負的人。《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周瑜》:「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三國演義》第七九回:「子健懷才抱智,終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為後患。」
志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興趣、心志的趨向。《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駱統傳》:「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梁國張偉志趣不常,自隱於屠釣。」
澹泊明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蜀.諸葛亮〈誡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後因以澹泊明志表恬靜寡欲,志向高遠。如:「他一生澹泊明志,不汲汲於名利,深為世人所敬佩。」
鴻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志向遠大的人。《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驥老伏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驥伏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驥伏櫪」出自三國魏.武帝〈步出夏門行〉。其中詩句說:「驥老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千里馬雖然老了,伏在馬槽邊,仍然想奔跑千里的路程,來襯托積極於建立功業的人雖然年老,但雄壯豪邁的志向並未消失。後來「老驥伏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專用來比喻年雖老而仍懷雄心壯志。
雄心萬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言志向的豪邁、遠大。如:「他雄心萬丈的向日本職棒進軍,並誓言將成為日本棒壇最閃耀的一顆巨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