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志不在年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論年齡大小,只要立定志向,都有可能實現。《三俠五義》第八一回:「他人兒雖小,膽子極大,而且機變謀略俱有;這正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有志不在年高。你老先生竟能立志戒煙,打起精神,替主子辦事,真正是國家之福!」
慶衍桑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風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志向遠大,前途無量。多用作祝福的話。如:「祝各位同學畢業後,長風萬里,功成名就!」
職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志向。如:「以興辦教育為職志。」
同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志趣、志向相同。《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劉陶》:「陶為人居簡,不脩小節。所與交友,必也同志。好尚或殊,富貴不求合;情趣苟同,貧賤不易意。」也指志趣、志向相同的人。《紅樓夢》第一二○回:「樂得與二三同志,酒餘飯飽,雨夕燈窗之下,同消寂寞。」
縱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心所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心所欲」原作「從心所欲」,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論語》一書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瞭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
壯心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壯豪邁的志向並未消失。漢.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日本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律令国家体制の形成と深化が図られた。王土王民思想に基づく律令制は、天皇とその官僚による一元的な支配を志向しており、民衆に対しては編戸制・班田制・租庸調制・軍団兵士制などの支配が行われた。8世紀前半は、律令制強化への動きが積極的に展開しており、三世一身法・墾田永年私財法などの農地拡大政策もこうした律令制強化の一環だった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しかし、8世紀後半に入ると、百姓階層の分化が始まり、百姓の逃亡が増加するなど、律令支配の転換を迫る状況が生じていった。また、新羅を蕃国とし、東北地方の蝦夷・南九州の隼人を化外民とする中華意識...
致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專一志向。《孟子.告子上》:「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志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與事業。如:「國父立志革命救國,可惜志業未竟,便與世長辭了。」《晉書.卷九一.儒林列傳.氾毓》:「毓少履高操,安貧有志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