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3.17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捕魚的器具。《廣韻.平聲.鹽韻》:「銛,《纂文》曰:『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魚,為銛也。』」
彞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分。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有六種方言,大多兼通漢語文。經濟以農業為主,狩獵、捕魚、手工業為副。今存有千種以上的彞文手抄本,都是有關彞族文化的記載。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以父系血緣為基礎的黑彞家支組織具有政權性質。信仰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亦有部分信仰佛、道、天主教等宗教。參見「彞」條。
白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居,而且能經常發出各種聲音,彼此間多以聲音保持聯繫,能夠發出尖叫聲、滴答聲等多種聲音,也因為白鯨在捕魚時會發出尖叫聲,水面上也聽得見,所以又被人們稱為「海底的告密者」。白鯨有時靠回聲定位捕食,也有時靠視力。(註2)2. 雌鯨在7歲左右開始繁殖,每隔三年產一頭幼鯨。雌白鯨經過15個月的懷孕期,到了秋季,牠們就會向南方移動,到水溫高的地方產子。(註3) 體色變化白鯨的體色會隨著年齡而改變,會從剛出生的暗鼠灰色轉變成灰、但灰及帶有藍色調的白色:當白鯨長到5-10歲性別特徵成熟時,就會變成純白色。剛出生的白鯨尾鰭也比年紀稍長的...
竹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竹子編成的浮水工具。[例]河畔的居民多利用竹筏來擺渡、捕魚。 △竹排 ◎
漁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定時期內,某些魚類成群出現在一定海域,稱為「漁汛」,是沿海漁民捕魚的時期。「漁汛期」一般從清明到大暑為春夏汛,立秋到重陽為秋汛,重陽到年末為冬汛。
漁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魚維生的人。漢.劉向《說苑.卷一一.善說》:「入深淵刺蛟龍,抱鼉而出者,此漁夫之勇悍也。」
河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都是生活在淡水中,大都分布在南美洲、亞洲南部和遠東地區的大河里。河豚的吻很長,長有許多小尖牙,可以捕魚和河中其他的小動物。(註1) 拉河豚拉河豚成群的在遠離南美洲東南部的近海域裡游動,但是,除了巨大的拉布拉他河口之外,牠們不會在其他河中生存。牠們從河海中搜索居住在水底的生物當作食物,像是魚、蝦和魷魚等食物。通常母拉河豚通常要懷胎十個月後才會生下幼豚,大都哺育乳汁直到幼豚八個月。(註1) 中國河豚這種小型河豚通常成對的生活在河口和河中,河水氾濫時,還會進入都小溪和湖泊中。牠們淺入水中的時間只要30秒,可以利用水下的各種聲...
魚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稱能捕魚的鳥類。
避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後比喻逃離暴政的迫害。元.無名氏〈梧葉兒.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戶,朝無客扣門。見幾個捕魚人,猶自向山中避秦。」
乾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竭澤而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載,春秋時,晉國將要和楚國開戰。國君晉文公非常憂心,問大臣咎犯說:「敵軍人數比我們多,要如何應戰呢?」咎犯回答:「我聽說禮不厭繁,兵不厭詐,要打贏這場戰爭,仍然得靠詐術。」文公將咎犯的建議告訴雍季,雍季說:「把澤水排光來捕魚,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沒有魚可捕了;把草木燒光來打獵,一定可以捉到獵物,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