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年高德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年高德劭」。見「年高德劭」條。01.漢.揚雄《法言.孝至》:「吾聞諸傳,老則戒之在得。年彌高而德彌邵者,是孔子之徒與?」(源)02.宋.魏了翁〈敘州蠲役記〉:「古之人,任大責重則心愈畏,年高德邵則禮滋恭。」 
心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自心中的言語。漢.揚雄《法言.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金.元好問〈論詩〉詩三○首之六:「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亦泛指內心的意見、想法。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國人共同的心聲。」
鴻飛冥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鴻雁飛向高遠的天際。比喻超然世外,以遠禍患。漢.揚雄《法言.問名》:「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
雕蟲篆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夫」,只會模仿。揚雄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在思想上,揚雄模仿《周易》著《太玄》,模仿《論語》著《法言》,雖曰模仿,但其中不乏新見,可說是繼承了《周易》、《論語》的傳統,而又加以超越。在文字研究上,揚雄著有《方言》一書,是最早的方言研究專書,開啟日後方言研究的先河,是研究漢代方言、音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揚雄也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早年他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又仿〈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而作〈畔牢愁〉,形式精緻華麗,內容則與司馬相如一樣,均是諷少而勸多。但後來揚雄的文學態度轉變,崇尚五經、儒學,鄙薄辭賦。在《法言.吾子》中記載著,有人問...
矢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口、信口。漢.揚雄《法言.五百》:「聖人矢口而成言,肆筆而成書。言可聞而不可殫,書可觀而不可盡。」
阿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婦人年老而輩分尊貴者的通稱。《南史.卷五.齊廢帝鬱林王本紀》:「帝謂豫章王妃庾氏曰:『阿婆,佛法言有福生帝王家。』」
捕風弄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捕風捉影」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成帝末年頗好鬼神,亦以無繼嗣故,多上書言祭祀方術者,皆得待詔,祠祭上林苑中長安城旁,費用甚多,然無大貴盛者。谷永說上曰:「臣聞明於天地之性,不可或以神怪;知萬物之情,不可罔以非類。諸背仁義之正道,不遵《五經》之法言,而盛稱奇怪鬼神,廣崇祭祀之方,求報無福之祠,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遙興輕舉,登遐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
渾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純樸。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
擬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摹仿古人的詩文。由漢代揚雄擬《易經》作「太玄」,擬《論語》作「法言」,擬《爾雅》作「方言」,擬《離騷》作「反離騷」而首開其風氣。
習非勝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揚雄《法言.學行》:「習乎習,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比喻習慣於某些不合理、錯誤的說法或做法,久而久之就誤以為是正確的。如:「為學的目的貴在探究真理,不可習非勝是。」也作「習非成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