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拼圖法第二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並編擬專家主題。2.討論題綱: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專家主題。3.測驗試題:這些試題要涵蓋所有主題,以解每位學生是否精熟其他專家主題。4.小組總分單:記錄個人進步分數和小組得分。5.觀察表:供小組活動時觀察社會技巧用。 貳、教學流程 一、全班授課全班授課可分為教師教學與閱讀專家主題兩重點:1.教師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要點以及說明學習目標。2.閱讀專家主題:依據專家單上的主題,分配小組中每位學生一個專家主題,而後學生閱讀相關內容教材。 二、分組學習拼圖法第二代之分組學習包含兩階段:1.到專家小組討論:每組分配到相同主題之學生...
眺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望、遠望
序性知識,也會促進學習新的陳述性知識。程序性記憶是對程序性知識的記憶,即「知其所以然」之技能性知識,解「如何做」的記憶。個體可經由充分練習,達到自動化與精緻化的程度,此時可同時從事兩件事而不感到費力,例如一邊開車一邊講手機,而開車時的程序仍然保持自然而流暢,並不因打電話而影響開車。程序性記憶在初始時是依照程序學習而獲得,但經由精熟之後,記憶的提取能夠自動出現,不須個體刻意按照程序;若刻意在意其中程序反而導致反效果。程序性記憶一旦建立後則不易忘記。例如小時曾經學騎腳踏車,學會後一直沒機會騎,許多年後突然有機會需要騎車,稍...
動態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以可能發展區中的事物進行教學,效率最高。解學生的可能發展區,有助於教師安排教學內容,不至於太深或太淺。動態評量即具有測度學生可能發展區的功能,因為當學生只需少許協助即能寫出正確答案,代表題目對應的概念是在學生的可能發展區中;反之,若是學生不需協助即能寫出正確答案,代表已經會了;若是學生在大量協助後仍不會,代表題目對應的概念還離他很遠。除此之外,動態評量能鼓勵學生提問,增進解題的意願,避免太多的挫折感。不過,因為施測者參與,動態評量被批評為一種過度主觀、信度、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用以望的樓臺。如:「譙樓」、「譙門」。
眼花撩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眼睛昏花,心緒迷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只教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也作「眼花亂」、「眼花繚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望敵人的高樓。通「譙」。《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為塹壘木樵,校聯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曉。如:「明」、「明白」、「他是個深明大義的人。」
古典制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制約刺激(CS),也就是阿爾伯特對老鼠的單獨出現產生了制約反應(CR),包括恐懼和逃避。華生更證明兔子、毛皮外套、華生的頭髮、狗,諸如此類的東西都能用和老鼠實驗相同的方法產生類似的反應,即使在不同的房間進行實驗也是一樣,表示這個實驗對不同的物品和環境皆有效。一個月後再度測試出阿爾伯特依然會對這些東西產生恐懼。這個實驗證明人類的行為能夠被刻意的制約,並與佛洛伊德學說中認為人類行為來自非刻意產生的淺意識有所差異。本實驗簡化如下:聲音 (US) =...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故事內容4 相似、相反詞4.1 同義詞4.2 反義詞5 例句 出處南宋嚴羽滄浪詩話:「有透徹之悟,有一知半解之悟。」語譯:有透徹的領悟,也有了事不夠透徹的領悟。 解釋意指了解不夠透徹 故事內容無。 相似、相反詞 同義詞無。 反義詞若指掌、融會貫通、心領神會 例句這個問題他解說了半天,我仍是一知半解,毫無頭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