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而平,可供眺望四方的建築物。如:「望臺」、「亭臺樓閣」。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故事內容4 相似、相反詞4.1 同義詞4.2 反義詞5 例句 出處南宋嚴羽滄浪詩話:「有透徹之悟,有一知半解之悟。」語譯:有透徹的領悟,也有了事不夠透徹的領悟。 解釋意指了解不夠透徹 故事內容無。 相似、相反詞 同義詞無。 反義詞若指掌、融會貫通、心領神會 例句這個問題他解說了半天,我仍是一知半解,毫無頭緒。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如:「這張平面圖讓人對本棟大樓的配置一目了然。」也作「一目然」。
捷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分類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定義捷思(heuristic) 指個人對於某問題情境未能有清楚、全盤的解時,依據其個人經驗所採用的直觀推論方式,可分類如下: 分類(1) Representative Heuristic (代表性捷思法、直觀推論法):要判斷某一事件出自於某一母群體的可能性時,會比較此事件與母群體的相似程度,忽略基本率(一事件的基本發生率)、樣本的大小,而陷入賭徒的謬誤。(2) Availability Heuristic (可得性捷思法、便利性捷思法、經驗性直觀推論法):可得性(availa...
權變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條件的發展變化隨機應變,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普適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關鍵在於對組織內外狀況的充分解和有效的應變策略。權變理論以從系統觀點來考察問題,它的理論核心就是通過組織的各子系統內部和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繫,以及組織和它所處的環境之間的聯繫,來確定各種變數的關係類型和結構類型。它強調在管理中要根據組織所處的內外部條件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具體條件尋求不同的最合適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權變理論指出,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應當進行有機管理,以便滿足和平衡內部需要並適應環境狀況;在不確定和動蕩環境中運營的組織需要有更高...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心所欲」原作「從心所欲」,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論語》一書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踰矩」,當是儒家修身養...
永恆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重視學生的興趣,或強調特定的時空條件。教育的功能不在於職業或專業訓練。學校教育應啟發學生思考,使其解真理,進而在人群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學校課程  永恆主義的課程是學科中心的,強調界線分明的學科或以邏輯組織的內容-倡導者稱為「博雅」教育-強調語文、文學、數學、藝術與科學。(Allan C.Ornstein,2004)  小學階段,課程著重3R (讀、算、寫)的基本能力之養成及道德宗教訓練;中學階段,先學習古典語文及現代外國語文,再學邏輯、修辭、文法及數學;高等教育階段則以古典名著為教材,兼及科學知識。根據永恆主義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聳而形狀似塔的建築物。如:「燈塔」、「水塔」、「望塔」、「金字塔」。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知橋梁,並因應其文化差異所產生的學習需求差異而採行適切的教學方法回應之,除此之外,教學者也必須去解文化對學生態度與學習的影響何在。 教學策略1. 學生中心教學:從學生的個人經驗出發,並考量其學習興趣,與其族群歷史發展扣合。2. 教師應善用合作學習與社區資源,讓學生透過實際參與,接觸不同文化,實際了解文化回應教學的運作方式。3. 重視班級內學生的多元文化,並在班級佈置中顧及多元文化的內涵。Irvine認為教師要建構出文化回應教學的環境,至少要具備以下十個基本信念:1.對每個學生抱持高度的期待,相信每個學生都願意學習,...
社會學的三大傳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ociology)起源:(1)韋伯:在人的行動中,有行動者主動賦予價值、意義,社會科學研究者必須解行動者的主觀意義。(2)米德:為符號互動論的代表學者,人透過觀看(look at)來獲取自我的形象,因此個人企圖從他人的行為和語言中獲取解釋,經由不斷的互動中修正解釋。定義:認為人有自由意志,須了解其行為背後的動機,藉由主觀個人經驗研究社會,屬於質性研究,強調主觀、參與、動機詮釋。(註二)發展狀況如下:(1)社會現象學以舒茲(Schutz)為代表。(2)符號互動論以布魯默(Blumer)為代表。(3)交換理論以霍姆斯(...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