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諸、之於。《孟子.滕文公上》:「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責難、責備。《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唐.劉錫〈天論上〉:「柳子厚作天說以折韓退之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照、相比。《荀子.不苟》:「言已之光美,擬於舜,參於天地,非夸誕也。」南朝梁.沈約〈長安有狹斜行〉:「咸陽不足稱,臨淄孰能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精妙幽深。《書經.大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禮記.學記》:「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聳特立。唐.劉錫〈九華山歌〉:「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稜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傳國的寶器。相傳夏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重器。《禮記.祭統》:「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
中流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水流,潛行了九里,才抓住那大黿,將它殺死了。」這裡的砥柱山位於三門峽東,根據《水經注》記載,當年大治水時,這座山因為擋住水道而被鑿開,之後河水流到這裡就分流而過,這座山就像根巨大的柱子,屹立於黃河急流之中,所以取名為砥柱。後來「中流砥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效法。《孟子.滕文公上》:「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史記.卷二.夏本紀》:「皋陶於是敬之德,令民皆則。」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憂世憫人注音︰|ㄡ ㄕˋ ㄇ|ㄣˇ ㄖㄣˊ漢語拼音︰yōu shì mǐn rén釋義︰猶「悲天憫人」。見「悲天憫人」條。 01.明.袁宏道〈第三問策〉:「昔孟子之序好辨(辯)也,述、周以來聖賢之苦心,千古一轍,而其一段憂世憫人之意,至於欲用不獲,而託之空言,讀之真可使人墮淚。」 參考詞語︰憂天憫人注音︰|ㄡ ㄊ|ㄢ ㄇ|ㄣˇ ㄖㄣˊ漢語拼音︰yōu tiān mǐn rén釋義︰即「悲天憫人」。見「悲天憫人」條。 01.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卷一二.佳句類》:「此類數十句,雖古作者無以加,而其憂天憫人之意,亦間見於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及,達到。《書經.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