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簸揚,去除穀物的外皮。通「揚」。《晉書.卷五六.孫楚傳》:「簸之颺之,糠秕在前。」
|
垂頭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時,乃與天通。攜持琬玉,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誰過於子,雖遭斥逐,不忍子疏。謂予不信,請質詩書。」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2>稱謝,燒車與船,延3>之上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新唐書.卷二○八.宦者列傳下.韓全誨》。
(2) 上手:舉手。
(3) 延:邀請。〔參考資料〕 《新唐書.卷二○八.宦者列傳下.韓全誨》三年正月,茂貞請遣使諭全忠軍,詔崔構挾中人郭遵誨往,既行,又命宮人寵顏馳見全忠,諭密旨,乃以蔣玄暉入衛。二日,茂貞獨見,至日旰,全誨、彥弘恨甚,逮食,不能捉匕,自見勢去,計無所用,垂頭喪氣。帝召韓偓見東...
|
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完整、周全、豐滿。《呂氏春秋.士容論.審時》:「疏穖而穗大,其粟圓而薄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自商暨周,雅頌圓備。」
|
牛衣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衣,給牛隻禦寒遮雨的衣物,多用麻草編成。「牛衣對泣」指漢代王章家貧,沒有被子蓋,生大病時只能睡在牛衣之中,他自料必死,於是對妻涕泣訣別。典出《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王章》。後用「牛衣對泣」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
|
苦盡甘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三娘的兄嫂排擠與欺凌,他不堪受侮而棄家投軍。後來劉知遠終於建立了功業,入贅岳節度使家,又將昔日的糟糠妻三娘接回。三娘被接到劉府中,感嘆道:「受辛懃打罵也甘心,又爭知卻有今日。劉郎豪貴,獨掌九州元帥,方知是苦盡甘來,自古道果無虛矣。」丈夫離家的十三年,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有撥雲見日的一天,但仍是苦守寒窯,不曾放棄。話中「苦盡甘來」四字,道盡這段日子裡的一切苦楚。「苦盡甘來」這句成語便是用來指艱難困苦的境遇已經結束,轉而逐步進入佳境。
|
處之泰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事情時態度鎮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穀傳》:「江陵大府,雄據上流,表裡襄、漢,西控巴蜀,南扼湖、廣,兵民雜處,庶務叢集,霆隨事裁決,處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許衡傳》:「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覈菜茹,處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處之」。
|
簸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用來揚去穀類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唐詩紀事.卷六二.鄭嵎》:「大開內府恣供給,玉缶金筐銀簸箕。」也稱為「畚箕」、「畚斗」。
|
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三一齣:「爹爹,忘恩負義非君子,不念糟糠李氏妻。」
|
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遺棄、捨棄。《後漢書.卷二六.宋弘傳》:「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泰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閒適自若的樣子。《元史.卷一五八.許衡傳》:「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覈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