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88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枝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梅花。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宋.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詩四首之一:「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春。」
得不補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門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里的門。《文選.潘岳.藉田賦》:「契壺掌升降之節,宮正設門閭之蹕。」《文選.范曄.宦者傳論》:「月令仲冬,閹尹審門閭,謹房室。」
得不酬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筆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章的氣勢。《南史.卷三三.范曄傳》:「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唐.杜甫〈醉歌行贈公安顏少府請顧八題壁〉詩:「詩家筆勢君不嫌,詞翰升堂為君掃。」
激忿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憤填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義憤填膺」係由「義憤」及「填膺」二語組合而成。 「義憤」見於《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逸民列傳〉是記敘東漢時品行高節、隱居不仕的人,作者范曄在序中寫明為這些人立傳的原因。西漢末年時,王莽篡位,士人內心都充滿了「義憤」,卻無法表達出來,見到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都不願再出來為國家盡力,紛紛隱居起來。即使後來漢光武帝禮聘他們,也不願意出仕,更不用說到了東漢中後期,小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 「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
自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此。《文選.范曄.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自茲以降,訖于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唐.杜甫〈過津口〉詩:「南岳自茲近,湘流東逝深。」也作「自此」。
照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光臨。《左傳.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臨魯國,鎮撫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南朝宋.范曄〈樂遊應詔〉詩:「軒駕時未肅,文囿降照臨。」
山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間的橋梁。《文選.范曄.樂遊應詔詩》:「山梁協孔性,華屋非堯心。」
閽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負責看守門戶的人。《文選.范曄.宦者傳論》:「故周禮置官亦備其數,閽者守中門之禁。」唐.李白〈梁甫吟〉:「倏爍晦冥起風雨,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叩關閽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