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8.66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勢利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對方財勢的多寡,來決定親疏高下的處世態度。[例]他最勢利眼了,遇到有錢有勢的人,總是拚命巴結。
是非善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世間所有道德的正反標準。如:「是非善惡要分明,為人處世才能行得正、坐得直。」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塵》 《救風塵》主要是寫妓女趙盼兒為搭救她的同伴宋引章,向紈夸子弟周舍展開斗爭的故事。宋引章是個缺少處世經驗的年輕女子,她急于去追求理想的夫妻生活,不聽趙盼兒的勸阻,錯誤地選擇了周舍,結果過門后受盡了凌辱。周舍是個貪婪、凶狠、狡猾的花花公子,他在得到宋引章以前,對宋引章是夏天打扇,冬天溫被,一年四季不斷向她獻殷勤。宋引章要出門,他馬上替她穿衣服,戴首飾。但得到宋引章后,立即就暴露出猙獰的真面目。趙盼兒是戲中的主角。她聰明,機智,重義氣,她的處世經驗...
繩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工取直的工具。後借以比喻法度、規矩。[例]禮義廉恥正是處世為人的繩墨。
知雄守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老子》第二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表示雖知如何剛強,卻安於柔弱,不與人爭。此為道家韜光養晦的處世哲學。宋.范仲淹〈老子猶龍賦〉:「知雄守雌,宛訝存身之際;絕聖棄智,潛疑勿用之時。」
穎脫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1>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2>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3>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4>得處囊中,乃穎脫5>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注解〕 (1)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2) 末:物體的尾端、頂梢。 (3) 毛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平原君門下食客,初...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悒鬱。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可謂官運亨通。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他還將治水要領寫成《錢唐湖石記》,刊於石上,使繼任者知曉。據說離開杭州時,他把官俸留在州庫,作為公家緩急之需。他為官認真,深得百姓愛戴,任滿離蘇時,父老泣別,相送十里。大和元年(827),改任秘書監,又回到了長安。大...
國立基隆商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真誠。著誠去偽,無私,不虛妄造作,凡事順乎天理,真實面對自己,勉學勉行。信是信實。信近於義,是立身處世不可或缺的關鍵,道德修養重要德目,言忠信則天下暢行無阻,君子之道存焉。勤是勤勉。勤奮不懈,君子欲敏於行而恥言過其行,一勤天下無難事,必精進有成。毅是堅毅。志決而不搖奪,堅持到底,擇善固執,無論如何困難,絕不放鬆、絕不放棄、絕不中止,不斷修習,力行貫徹。 校徽校徽採圓之架構,圓代表融和、誠信、師生感情圓融、待人接物誠信。圓刻以齒輪代表工科,而中央古錢幣之符號表商科,貨幣代表流通,輪機代表不停轉動,亦即不斷進取之義。十二齒...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錯的人生歷練,有助於他的君主統治生涯,也是雍正自豪之處。但雍正秉性嚴酷、剛毅果斷,辦事則雷厲風行,處世難免近於苛刻瑣碎,不似其父康熙寬厚仁慈。對於政敵,殘忍無情,猜忌多疑,也因而得罪很多人。但雍正又深諳攏絡人心之道,對於屬下臣工,除了通過多種手段進行訓導、加緊控制外;最常用的是賞賜,如賜世職、加銜、加級,或賞四團龍補服、雙眼花翎、紫轡或各種宮中寶物、食品、人參等等。也不時「手書福字,賜內外大臣」以玆鼓勵 。「若臣工病痛,往往溫諭慰問,或賜贈藥物,或遣太醫診治,關切備至。」雍正如此恩威並進的賞賜與駕馭手段,使得臣工往往感...
默化潛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潛移默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潛移默化」原作「潛移暗化」。北齊時,顏之推寫了一本家訓,教導子孫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寫到,人在年輕之時,性格未定,時常有樣學樣,如果多和賢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蘭室待久了,身上也會有蘭花的香氣;在魚市中待久了,身上則會有魚腥味一樣。所以自古以來,君子都很慎重地選擇朋友。孔子也曾說:「不要去結交道德修養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後來「潛移默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潛移暗化」演變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