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血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八○.甲申殉難》:「張巡嚼齒,雎陽不守,而諸人乃以刀筆之深文,箕尾之毅魄,含血噴人,適以自汙其口矣。」
毀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誇大不實的言論對人進行毀、中傷。漢.王充《論衡.累害》:「身完全者謂之潔;被毀謗者謂之辱。」《後漢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黃瓊》:「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也作「譭謗」、「謗毀」。
親痛仇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太守彭寵以為天下未定,師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屬,以損軍實,不從其令。浮性矜急自多,頗有不平,因以峻文之;寵亦佷強,兼負其功,嫌怨轉積。浮密奏寵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貨賄,殺害友人,多聚兵穀,意計難量。寵既積怨,聞〔之〕,遂大怒,而舉兵攻浮。浮以書質責之曰:「……方今天下適定,海內願安,士無賢不肖,皆樂立名於世。而伯通獨中風狂走,自捐盛時,內聽驕婦之失計,外信讒邪之諛言,長為群后惡法,永為功臣鑒戒,豈不誤哉!定海內者1>無私讎2>,勿以前事自誤,願留意顧3>老母幼弟。凡舉事4>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讎者所快。」寵得書愈怒,攻浮轉急。明年,涿郡太守張豐亦舉兵反。 〔注解〕 (1) 定海內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毀、誣陷別人。《論語.憲問》:「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唐.劉禹錫〈上杜司徒書〉:「盡誠可以絕嫌猜,徇公可以弭讒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醜化。《漢書.卷五一.枚乘傳》:「故其賦有,娸東方朔,又自娸。」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上令倡監榜舍人,舍人不勝痛,呼謈。朔笑之曰:「咄!口無毛,聲謷謷,尻益高。」舍人恚曰:『朔擅欺天子從官,當棄巿。』上問朔:『何故之?』對曰:「臣非敢之,乃與為隱耳」。上曰:『隱雲何?』朔曰:『夫口無毛者,狗竇也;聲謷謷者,鳥哺鷇也;尻益高者,鶴俛啄也。』」寫到漢武帝劉徹的親信郭舍人被打屁股的情形。主要用於男性,行刑時受刑人往往還要脫掉褲子,光著屁股,明代的廷杖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莊子.列禦寇》:「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
歌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詩文來頌揚、讚美。唐.元結〈大唐中興頌〉:「前代帝王,有盛德大業者,必見於歌頌。若今歌頌大業,刻之金石,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為?」也作「歌誦」。
負重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二六》:「有大牛重千斤,噉芻豆十倍於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牸。」
風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流言蜚語。《南齊書.卷四七.謝朓傳》:「遂復矯構風塵,妄惑朱紫,貶朝政,疑閒親賢。」也作「風塵之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