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婚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結婚而產生互為配偶的關係;常以舉行婚禮或法律見證的方式宣告婚姻關係成立。《談徵.名部下.婚姻》:「《禮記》,娶婦以婚時,故曰『婚姻』。」《紅樓夢》第六六回:「豈有婚姻之事,出入隨意的?還要斟酌。」
呂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次打敗曹操。漢建安三年,曹操部隊攻打呂布的根據地—小沛,由於呂布剛腹自用,不聽謀士陳宮的建議,導致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反叛,呂布被曹操擒殺於白門樓下。臨行刑前,呂布請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劉備卻提醒曹操呂布為人無信,多次背叛。最後曹操還是將呂布處死。 流傳故事民間流傳呂布的故事有:「呂布戲貂蟬」、「轅門射戟」、「三英戰呂布」、「白門樓」等。
部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部下。《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這時馮琢菴已中了進士,散了部屬,寓處就在吏部門口不遠。」
強將手下無弱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勇猛的將領所率領的士兵沒有膽怯退縮者。比喻在強者帶領下,沒有懦弱的部下。[例]在教練嚴格訓練下,每位球員都成為出色的選手,真可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啊!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縱虎歸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虎是一種猛獸,會傷害人畜,如果把抓到的老虎又放回山中,將來有可能再次為害,同樣的,如果把抓到的敵人放走,也將為自己帶來後患無窮。《零陵先賢傳》記載了一個關於「縱虎歸山」的故事:三國時的劉璋為益州牧,他的部下張松對他有所不滿,剛好曹操打算派將領去討伐占領漢中的張魯,劉璋擔心自己會被派去,想找人代替。張松就趁機獻計,認為可以把劉備請到成都來,派他去攻打張魯。劉巴知道這件事之後,便極力勸阻,他認為劉備的野心過大,如果把他請來,一定會蒙受其害。劉璋不聽。後來劉璋派劉備去征伐張魯,劉巴又上諫,說︰「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意思是說,劉備的野心太大,如...
鍾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鍾繇外甥河東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幹率軍到河東,鍾繇遣參軍張既、馮翊、傅幹說服馬騰來援,馬騰遣子馬超、部下龐德夾擊,斬郭援,降服單於。後因治理洛陽有功,曹操上書封為前軍師。潼關之戰中率軍伐張魯,引起馬超、韓遂起兵叛亂,劉璋疑懼,被張松說服請劉備入蜀。曹操死後任大理,遷相國。建安二十四年,魏諷謀反。鍾繇因舉薦魏諷而被免職。曹丕即位之後,復為相國,遷太尉,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並稱三公。 評價當時著名書法家,據說楷書就是他最初衍化出來的。在書法方面,與王羲之並稱「鍾王」,其書體稱為「鍾體」,衛夫人、王羲之的師承。 著作目前尚無確...
滿江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綠藻共生,則有固氮之作用,而下片屬於膜質,沉於水。 果實滿江紅的果實為孢子囊果,其成對著生於分枝的基部下裂片之上,孢子囊果有大小之分,前者為長卵形,後者則為球形。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21。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6。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滿江紅英文關鍵字: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Azolla pinnata R. Brown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
超群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蜀漢涿郡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諡桓。 (12) 髯:多鬚的人,此指關羽。 (13) 省:音ㄒ|ㄥˇ,閱,察看。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的路上,又被匈奴俘虜,滯留了一年多後,適逢單于過世,匈奴國內情況混亂,張騫才找到機會帶著妻子及一名部下逃回國。文中「不得月氏要領」,即是指張騫達到與月氏結盟的目的。後來「不得要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無法掌握要點或主旨。「要領」本來指「腰領」,後來轉讀為重要之「要」,遂讀四聲。
曇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獨出而美,花冠潔白,筒部則為褐色,具有芳香。一般曇花約在夜晚九點至十二點之間開花盛放,開放時花之筒部下垂翹起,凌晨前即凋謝。因而古人以「月下驚嘆,瞬間芳華」之字句形容曇花之美。而曇花之花期則通常在初夏或深秋時節。 果實曇花的果實為漿果,通常顏色為紅色。而種子則為黑色,其狀小型。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328。註2: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頁192-193。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