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急敗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囉,一齊納喊下山去了。 〔注解〕 (1) 寨:音ㄓㄞˋ,盜寇聚集的地方。 (2) 小嘍囉:強盜的部下。嘍囉,音ㄌㄡˊ ㄌㄨㄛˊ。
先發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涉,秦陽城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天下之士苦秦苛政,相率歸向。旋自立為楚王,勢力頗大,後為其部下莊賈所殺。 (3) 大澤:地名。即大澤鄉,地約當在今安徽宿縣西南。 (4) 會稽守:會稽郡守。會稽,音ㄍㄨㄟˋ ㄐ|,浙江省舊縣名,今與山陰縣合併為紹興縣。守,郡守,職官名。秦時一郡最高的行政首長。 (5) 通:殷通,生卒年不詳。秦二世時為會稽郡守,後為項羽所殺。 (6) 梁:項梁,生卒年不詳。楚將項燕的兒子,項羽的叔父。秦末,陳勝起兵,梁與籍共起兵吳中以應之,後為秦將章邯所敗而死。 (7) 江西:此指浙江以西,即大澤一帶。 (8) 桓楚:人名,生卒年不詳。 (9) 將:音ㄐ|...
嘍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盜匪的部下。《水滸傳》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人,扎下個山寨在上面,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囉,有百十匹好馬。」也作「婁羅」、「僂儸」。
通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管他答應不答應,硬委之以偽職。無奈之中,王維當了安祿山的給事中。但他的心依舊追隨唐王朝。安祿山宴其部下于凝碧宮,王維聞之而悲,暗中作了一首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正是這首詩救了他的命。至德二年(757年)九、十月,唐軍相繼收復長安、洛陽,王維與其他陷賤之官,均被收繫獄中,隨後押到長安。這些人按律當死。有人提出王維凝碧宮詩可證其忠於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縉請求削己官職以贖死罪,唐肅宗特此原諒了他,不但不殺,而且還給了個太子中允之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這時,王維已57歲,...
窮途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南省登封縣東)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天下之士苦秦苛政,相率歸向。旋自立為楚王,勢力頗大,後為其部下莊賈所殺。 (7) 從兵:歸順的軍隊。從,音ㄘㄨㄥˊ。 (8) 叩:擊。 (9) 函谷: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縣西南的關口。東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為險要。為秦朝重要邊防。 (10) 咸陽:秦朝的首都,地約當今陝西省長安市東北。
虛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諡桓。
縱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虎是一種猛獸,會傷害人畜,如果把抓到的老虎又放回山中,將來有可能再次為害,同樣的,如果把抓到的敵人放走,也將為自己帶來後患無窮。《零陵先賢傳》記載了一個關於「縱虎歸山」的故事:三國時的劉璋為益州牧,他的部下張松對他有所不滿,剛好曹操打算派將領去討伐占領漢中的張魯,劉璋擔心自己會被派去,想找人代替。張松就趁機獻計,認為可以把劉備請到成都來,派他去攻打張魯。劉巴知道這件事之後,便極力勸阻,他認為劉備的野心過大,如果把他請來,一定會蒙受其害。劉璋不聽。後來劉璋派劉備去征伐張魯,劉巴又上諫,說︰「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意思是說,劉備的野心太大,如今讓他在外擁兵自重,就好像把老虎放回山林,將...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 (2) 孝恪:郭孝恪,唐許州陽翟人,生卒年不詳。原為隋末義軍瓦崗李密部下,後降唐軍。 (3) 太宗:唐太宗(西元599∼649),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為秦王。即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太宗。 (4) 世充:王世充(?∼西元621),字行滿,隋新豐人。隋末廢皇泰主,自即帝位,建國號鄭,後以洛陽城降唐。唐徙王世充於蜀地。臨行時為仇人所殺。 (5) 日踧月迫:一...
小巫見大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逸文(據《藝文類聚.卷八二.草部下.茅》引)小巫見大巫,拔茅1>而弃2>,此其所以終身弗如。 〔注解〕 (1) 拔茅:古代的一種占卜方式,拔茅草如連根拔起,即為吉兆。 (2) 弃:同「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