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令三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妃做隊長,讓她們每個人都手持長戟,然後發布命令,要她們依令而行。女兵們都說:「明白了。」孫武又抬出鈇等刑具,設定刑罰,並再三向她們申戒,一定要澈底服從軍令。但是當孫武擊鼓發出號令,女兵們卻大笑起來,完全沒有依令行動。孫武就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這是將官的過失。」於是孫武再將剛才的命令詳細解說一次,接著又擊鼓發出號令。但是女兵仍然大笑,沒有依令行動。孫武便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是將官的過失;既然命令已經解釋清楚,卻仍不肯聽令,這就是隊長和士兵們的錯了。」於是孫武命令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本來只是好玩,沒想到孫武竟然真的要斬他的愛姬,嚇得連忙下令阻止,說:「我剛才只是想試試先生的能...
抽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拔擢獎賞。唐.呂溫〈代鄭南海謝上表〉:「豈意曾未踰年,忽蒙抽獎,廟授鈇,廷賜旌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武器名。古代一種似的兵器。晉.崔豹《古今注.卷上.輿服》:「鍠,秦改鐵作鍠,秦制也。今乘輿諸侯王公妃主通建焉。」《新唐書.卷二十三.儀衛志上》:「第二行,儀鍠,五色幡,赤地雲花襖,冒。」
意氣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無不歎息。 〔注解〕 (1) 卓:董卓(?∼西元192),字仲穎,漢臨洮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后,自為太師,淫亂凶暴,袁紹等因而起兵討伐。後為呂布所殺。 (2) 稽留:耽擱、延滯。
軍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禮記.樂記》:「軍旅鈇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王處直詣軍前,獻繒帛十萬疋,犒設軍旅。」
湯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鑊,無足之鼎。湯鑊為一種古代烹人的刑具。《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湯鑊,誠甘樂之。」
憲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度典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詔賜鄧禹,稱司徒為堯,敕責侯霸,稱黃一下:若斯之類,實乖憲章。」《新唐書.卷九八.馬周傳.贊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習憲章者,非王佐才,疇以及茲?」
隕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失職。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小臣狂妄,冒瀆天威,甘俟斧,不勝隕越之至。」
兵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武將發布命令的信符。《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三國演義》第五回:「次日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兵符將印,請紹登壇。」
文武百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所有官員。《三國演義》第九六回:「授以白旄黃,文武百官,皆聽約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