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36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價比連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尹文子.大道上》。 (2) 趙惠文王:?∼西元前266...
明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齋戒時,浴後所穿的衣服。《論語.鄉黨》:「吉月必朝服而朝,齊必有明衣布。」
鄙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稱自己的誠意。《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面傾鄙悃。」
齋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建於官廳旁側,用來齋戒的房舍。
收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留保存。《三國演義》第二五回:「關公都送與二嫂收貯。」《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除責令地方,一面收貯,一面訪拿外,李知縣齋戒了到城隍廟,虔誠祈禱,務期報應,以顯靈佑不題。」
三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種官的合稱:(1)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左傳.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禮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百官各以其成,質於三官。」(2)漢代均輸、鍾官、辨銅令的合稱。《史記.卷三○.平準書》裴駰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均輸、鍾官、辨銅令。』然則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價等連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尹文子.大道上》。 (2) 趙惠文王:?∼西元前266...
齋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齋戒沐浴,以示謹慎恭敬。唐.武元衡〈聞相公三兄小園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書三兄〉詩:「齋沐限中禁,家山傳勝遊。」宋.胡銓〈上高宗封事〉:「謹齋沐裁書,昧死百拜,獻於皇帝陛下。」
道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之人穿的衣服。《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於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髮,來道壇前。」
回教開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回教教規,成年的回教徒在每年回曆的九月須齋戒一個月,齋戒期滿稱為「開齋節」。開齋節當天早上,教徒必須齊集大殿禮拜、聽道及團拜,同時奉獻開齋捐,救濟窮苦之人。是回教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