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28.80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倒海排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帝,廟號太祖。 (3) 勤王:王室有難,起兵救援靖亂。 (4) 負鼎而趨:指曹操以輔佐名義,爭一方。負鼎,指伊尹背負罪俎見湯,以烹調比喻致王道之事。趨,行走、追逐。 (5) 假:借。〔參考資料〕 《魏書.卷五四.高閭列傳》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師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闢一廛。夫豈無人,以大鎮未平,不可守小故也。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雖翦枝竭流,終不可絕矣。
困獸思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復其位。 〔注解〕 (1) 城濮之役:春秋時晉文公率諸國之兵與楚人戰於此,楚師敗績,文公遂為春秋五之一。 (2) 三日穀:晉國軍隊已經吃了楚國三天的存糧,意謂晉軍已打敗楚軍。 (3) 文公:春秋晉國之君,姓姬,名重耳(西元前697∼前628),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之一,諡文。 (4) 得臣:春秋楚國大將成得臣(?∼西元前632),即子玉,性剛,治軍嚴,官至令尹。楚成王三十九年,率軍圍宋。次年,晉攻楚之盟國衛、曹以援宋。成王命撤宋圍,子玉違君命與晉軍戰,大敗於城濮,受責自殺。 (5...
衣錦過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衣錦還鄉」之典源,提供參考。 #《梁書.卷九.柳慶遠列傳》柳慶遠字文和,河東解人也。……府建,以為太尉從事中郎。高祖受禪,遷散騎常侍、右衛將軍,加征虜將軍,封重安侯,食邑千戶。母憂去職,以本官起之,固辭不拜。天監二年,遷中領軍,改封雲杜侯。四年,出為使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諸軍事、征虜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餞於新亭,謂曰:「卿衣錦還鄉,朕無西顧之憂矣。」〔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列傳》
種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積德行。《書經.大禹謨》:「皋陶邁種德,德乃降,黎民懷之。」《淮南子.人間》:「三代種德而王,齊桓繼絕而。」
宿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向的志願。《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王妻傳》:「君少修清節,不顧榮祿。今子伯之貴孰與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慚兒女子乎。」也作「夙志」。
否極泰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後必,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何大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
豪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豪強道的人。唐.皇甫氏〈吳堪〉:「時縣宰豪士,聞堪美妻,因欲圖之。」
花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民間舞蹈用的彩色短棒。參見「王鞭」條。
天相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之一,諡文。 (5) 石癸:春秋時鄭公大夫,生卒年不詳。 (6) 姬、姞耦:姬姓與姞姓婚配。姞,音ㄐ|ˊ。 (7) 蕃:通「繁」,眾多。 (8) 后稷:周朝的先祖。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稷,因初欲棄之,故取名曰棄。及長,帝堯舉為農師;有功,遂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9) 元妃:國君或諸侯的嫡夫人。 (10) 亢寵:保有寵信,歷久不衰。 (11) 大宮:鄭國的祖廟。 2、「天相」:《左傳.昭公四年》春,王正月,許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鄭伯,復田江南,許男與焉。使椒舉1>如...
拔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勇敢、勇士。譯自蒙古語。《元史.卷一二三.趙阿哥潘傳》:「阿哥潘率壯士逆戰,手殺數十百人,堅遂引去。明日陛見,帝喜曰:『有臣如此,朕復何憂?』賜黃金五十兩,名曰『拔都』。」也作「拔突」、「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