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19.2661 ms
共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篤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一心志。《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漢.班固〈答賓戲.序〉:「永平中為郎,典校祕書,專篤志于儒學。」
|
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謹慎、難以啟口的樣子。《廣韻.去聲.震韻》:「訒,難言。」《論語.顏淵》:「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
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著述。通「撰」。《禮記.祭統》:「銘者,論譔其先祖之有德善。」《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故人時有問雄者,常用法應之,譔以為十三卷,象『論語』,號曰『法言』。」
|
豁然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宋的程顥、程頤,世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朱熹將其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並為之作注。《大學》之道在於闡發為人修養、處世的道理,包含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大綱領,「止、定、靜、安、慮、得」六個修養程序,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實踐條目。此章為朱熹進一步解說「格物致知」的道理。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要推廣我們的知識,去窮究每一事物的義理。人心是靈明的,是具有識見的,每一個事物也都有它的道理,只是我們都沒有將事理研究澈底,使得知識無法達到完善的境界。所以教學一定要讓求學之人,運用已知的道理做基礎,更進...
|
志士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理想抱負和道德仁心的人。《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宋.陸游〈跋傅給事帖〉:「會秦丞相檜用事,掠以為功,變恢復為和戎,非復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憤入地者,可勝數哉。」
|
管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許多管仲與桓公的對答、他的想法等,從《春秋左傳注》、《左傳紀事本末》和其他如《史記.管晏列傳》及《論語》中可以擬出一個管仲的基本形象。(一)知恩圖報管仲受到鮑叔牙知人讓賢,推薦來輔佐齊桓公,知恩圖報,以自己才幹幫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二)禮義信忠在許多記載桓公與各諸侯會面,與管仲討論時的文獻記錄可以發現,管仲十分重視「禮」的層面,他認為「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 」,因此讓桓公雖受禮遇仍下拜、讓諸侯公尊周天子。在面對楚國時,也以禮和義(周趙王不復)指責,削弱了楚的野心。而在一次桓公與魯會於柯而盟的機會,曹沫要桓公還復...
|
征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征討伐。《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薛仁貴征遼事略》:「陛下今起軍征伐,軍有帶甲之勞,民有轉輸之苦。」《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雖在征伐之間,每存仁愛之念,博施濟眾,實可為天下主。」
|
臉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面紅耳赤」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二九.論語.公冶長下》黃先之問「子文」「文子」二節。曰:「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子文1>卻三仕三已2>,略無喜慍3>。有些小所長,便不肯輕以告人,而子文乃盡以舊政告之新尹。此豈是容易底事!其地位亦甚高矣。今人有一毫係累,便脫洒不得,而文子有馬十乘,乃棄之如敝屣然。此亦豈是易事!常人豈能做得?後人因孔子不許他以仁,便以二子之事為未足道,此卻不可。須當思二子所為如此高絕,而聖人不許之以仁者,因如何未足以盡仁。就此處子細看,便見得二子不可易及,而仁之體段實是如何,切不可容易看也。」 〔注解〕
(1) 子文:鬥穀於菟(ㄨ ㄊㄨˊ),鬥...
|
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言語明白流暢,也形容巧言利口,擅長辭令。《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構.減頭緒》:「三尺童子,觀演此劇,皆能了了於心,便便于口。」
|
小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年幼者的稱呼。《書經.酒誥》:「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事無彞酒。」《論語.公冶長》:「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