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947 ms
共 9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上的銀河。南朝齊.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四齣:「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捲近秋河。」
|
孔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條目。隋.煬帝〈答智顗蔣州事書〉:「本敕所司,具條孔目,無慮零漏。」
|
百不失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思慮周密,無所遺漏。漢.王充《論衡.須頌》:「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闚室,百不失一。」
|
縫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縫隙、漏洞。如:「這桶子有個縫兒,小心裝了水會漏。」
|
難以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勝枚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勝枚舉」原作「不可枚舉」。「枚」是計算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個」,「枚舉」即是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宋代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追溯一些俗語的可能來源。王楙舉出古書中的相關資料,類似的說法很多,實在無法一一舉出,也就是「不可枚舉」。後來「不勝枚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事物太多,不能一一舉出。「不勝枚舉」較早的書證如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七.藝文志脫漏》:「而宋人撰述,不見於志者,又復不勝枚舉。」
|
遺珠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見你的表現,而國家不能重用你,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裡頭就已經有一則關於「遺珠」的寓言。傳說黃帝到赤水北方遊歷,在路上遺失了寶珠,便派出足智多謀的知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於是又派眼明手快的離朱和喫詬去尋找,還是沒有找到;最後黃帝沒法子,只...
|
拔刃張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弟雲陽陳邯,邯欲告之。七月,伋與邯俱告,莽遣使者分召忠等。時忠方講兵都肄,護軍王咸謂忠謀久不發,恐漏泄,不如遂斬使者,勒兵入。忠不聽,遂與歆、涉會省戶下。莽令惲責問,皆服。中黃門各拔刃將忠等送廬,忠拔劍欲自刎,侍中王望傳言大司馬反,黃門持劍共格殺之。省中相驚傳,勒兵1>至郎署,皆拔刃張弩。更始將軍史諶2>行諸署3>,告郎吏4>曰:「大司馬5>有狂病,發,已誅。」皆令弛兵6>。莽欲以厭凶,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盛以竹器,傳曰「反虜出」。下書赦大司馬官屬吏士為忠所詿誤,謀反未發覺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藥、尺白刃叢(僰)〔棘〕并一坎而埋之。劉歆、王涉皆自殺。莽以二人骨肉舊臣,惡其內潰,故隱其誅。 〔...
|
補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彌補缺漏。《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渠犁傳》:「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脩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
借風使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風力行船。比喻憑借外力以達到目的。《紅樓夢》第九一回:「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今見金桂所為先已開了端了,他便樂得借風使船,先弄薛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所以用言挑撥。」也作「借水推船」、「借水行舟」。
|
油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防水塗料。以桐油攪拌石灰製成,可填充船舶的漏縫及器物的裂罅。也稱為「水丹」。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