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幸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且偷生。《荀子.王制》:「無功不賞,無罪不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
中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中。《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中朝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新唐書.卷一七四.李宗閔傳》:「今中朝半為黨人,雖後來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
規行矩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舉止守法不且。宋.司馬光〈稷下賦〉:「端居危坐,規行矩止,相與奮髯橫議,投袂高談。」也作「規行矩步」。
當路豺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豺狼當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孫寶字子嚴,潁川鄢陵人也。……徵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剛直不合常稱疾不肯仕,寶以恩禮請文,欲為布衣友,日設酒食,妻子相對。文求受署為掾,進見如賓禮。數月,以立秋日署1>文2>東部督郵3>。入見,敕4>曰:「今日鷹隼始擊5>,當順天氣6>取姦惡,以成嚴霜7>之誅,掾部8>渠9>有其人乎?」文卬10>曰:「無其人不敢空受職。」寶11>曰:「誰也?」文曰:「霸陵杜穉季。」寶曰:「其次。」文曰:「豺狼12>橫13>道,不宜復問狐狸14>。」寶默然。 〔注解〕 (1) 署:簽寫。 (2) 文:侯文,西漢人,生卒年不...
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寧可做為珍貴的玉器而被擊碎,也不願當低賤的瓦片而得以保全。比喻人為了堅持某種信念而不求全,奮鬥到底。如:「他抱著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跳出藏身的土坑,衝向敵人。」
舍本理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無歲,何以有民?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隨聲趨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01.宋.孔煒〈文安謚議〉:「其學務窮本原,不為章句訓詁;其持論雄傑卓立,不隨聲趨和。」 
人不自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心惶惶,動盪不定。《魏書.卷九五.徒何慕容廆傳》:「於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雖忠誠親戚,亦僉懷離貳。」《周書.卷七.宣帝紀》:「后妃嬪御,雖被寵嬖,亦多被杖背。於是內外恐懼,人不自安,皆求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終。」
容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意逢迎以取媚於人。《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是非不諫,則容悅也。」唐.韓愈〈為河南令上留守鄭相公啟〉:「以為事大君子當以道,不宜且求容悅。」
銘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恩不忘。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謝玉環刀等啟〉:「垂光既深,銘佩更積,不任下情。」唐.杜甫〈送重表姪王砅評事使南海〉詩:「活到今日,才心銘佩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