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91.79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取。《國語.周語中》:「而卻至佻天之功以為己力,不亦難乎?」《抱朴子.外篇.刺驕》:「或佻竊虛名,而躬自為之。」
死而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所能從事,到死方才停止。《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也作「死而後止」。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獻公亡,大夫里克欲迎公子重耳,乃殺公子奚齊與卓,逼輔國大夫荀息自縊。夷吾即位,欲殺里克,乃遣使者告之曰:「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里克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乃伏劍自縊而死。典出《左傳.僖公十年》。後用以指存心誣陷他人,總是可以找到藉口。
文不加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禰衡〈鸚鵡賦〉(據《文選.卷一三.賦.鳥獸上》引)1>時黃祖太子射賓客大會,有獻鸚鵡者,舉酒於衡前曰:「禰處士,今日無用娛賓,竊以此鳥自遠而至,明慧聰善,羽族之可貴,願先生為之賦,使四坐咸共榮觀,不亦可乎?」衡2>因為賦3>,筆不停綴4>,文不加點5>。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張衡《文士傳》、《南史.卷三九.劉孺列傳》。 (2) 衡:禰衡,字正平,東漢平原人,生卒年不詳。有辯才,善屬文,氣剛傲,嘗罵曹操,後為黃祖所殺。 (3) 賦:吟詠、寫作。 (4) 綴:組合字句篇章。 (4) 點:古人寫文章,如果字寫錯了,就在字旁用筆加一黑點,表示不要。所以點是點除,即刪改的意思。〔...
老謀深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偷以幸,有縱君而無諫臣,有冒上而無忠下。君臣上下各饜其私,以縱其回,民各有心而無所據依。以是處國,不亦難乎!君若伐之,可克也。吾不言,子必言之。」士蒍以告,公悅,乃伐翟柤。郤叔虎1>將乘城2>,其徒曰:「棄政而役3>,非其任也。」郤叔虎曰:「既無老謀,而又無壯事,何以事君?」被羽4>先升,遂克之。 〔注解〕 (1) 郤叔虎:郤豹,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郤,音ㄒ|ˋ。 (2) 乘城:登上城牆。乘,音ㄔㄥˊ,登。 (3) 役:打仗。 (4) 被羽:背負羽箭。被,通「披」,音ㄆ|,負。羽,羽箭。
大惑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注解〕 (1) 不靈:不明曉事理。
道遠任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任重道遠」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泰伯》曾子曰:「士1>不可以不弘毅2>,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注解〕 (1) 士:讀書人。 (2) 弘毅:心志寬廣堅忍。
優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閒暇自得的樣子。《詩經.大雅.卷阿》:「伴奐爾游矣,優游爾休矣。」明.江盈科《雪濤小說.妄心》:「我與爾優游以終餘年,不亦快乎?」也作「優繇」、「優遊」。
無能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八.史閣部書》:「而況燕雀處堂,無深謀遠慮,使兵餉頓竭,忠臣流涕頓足,而歎無能為力,惟有一死以報國,不亦大可哀乎!」
牽強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蔣冕〈太學生丘君行狀〉:「至於今日,其弊滋甚。忽於本而致詳於末,舍其大而徒牽強附會,支離決裂,幸其一之偶中,而遂悉神其說焉,不亦大惑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