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綁著的人,多慣于世俗的繁瑣,迷失而不自知。”司馬中原先生的這一段話,足以代表了人們對她的評價。
竊鈴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鑽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 〔注解〕 (1) 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 (2) 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
堂間處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身處危境而不自知的人。見「燕雀處堂」條。01.清.洪昇《長生殿》第一○齣:「論男兒壯懷須自吐,肯空向杞天呼?笑他每似堂間處燕,有誰曾屋上瞻烏!」
蠱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毒物害人。《左傳.昭公元年》唐.孔穎達.正義:「以毒藥藥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謂之蠱毒。」
隨寓隨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漁父》之典。此篇描述孔子遇一漁父,漁父斥責孔子失了本真,事事違逆自然之道,陷溺於人為虛文而不自知。言畢便撐船循著蘆葦離去,孔子知其為得道高人,於是恭敬地待他離開後才敢上車。已,停止。緣,沿、循。 (7) 竊慕:私下慕想、嚮往。 (8) 愕然:驚奇的樣子。 (9) 長沙:城市名。今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下游臺地,為該省的省會。手工業發達,以湘繡和鴨絨被、瓷器聞名於世。
習以成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期習慣於某種環境,就會形成某種性格。參見「習與性成」條。《晉書.卷六五.王導傳》:「故聖王蒙以養正,少而教之,使化霑肌骨,習以成性,遷善遠罪而不自知。」
擊壤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堯時,老人於耕作之餘,擊壤歌詠,蒙受帝堯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漢.王充《論衡.藝增》。後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齣:「息風波,固皇圖,願見康衢擊壤歌。」
含血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矩;野狐,則象徵了偏解的佛理。崇覺空禪師以此自喻,說自己偏解佛法,有如含血噴人一般,自己已先弄髒了還不自知,需要有人「驀地將他喚回」。記載這段故事的文獻《羅湖野錄》,「含血噴人」本作「含血潠人」,意思並無不同。但是後來這句成語的意思轉引申為捏造事實,汙蔑他人,和本義已有所不同了。
不受抬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抬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識抬舉」的「抬舉」,是指別人對自己的看重和禮遇,「不識抬舉」是用來指責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別人的禮遇優待。見用於《西遊記》第六四回。這一回中提到:唐三藏和徒弟們在西去求經的路上,經過一條佈滿荊棘的路,來到一座古廟前。一陣風吹起,忽然出現了一位老者,把唐三藏帶到一座石屋前,向他說明來意,因為夜晚風清月霽,特請唐三藏來會友談詩。接著又出現了三位老者,各有稱號,對待唐三藏也非常禮遇,邀請他進入石屋飲茶吟詩,然後這五人就著詩興,相和起來了。過了許久,有兩個青衣女童提著一對燈籠,後引著一位仙女,仙女手上轉動著一枝杏花,笑吟吟地走進門。這位仙女原來是杏仙,容貌美...
魚游釜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魚遊釜中」。見「魚遊釜中」條。01.清.馬壽齡〈紀張殿臣總戎近事〉詩:「魚游釜底雞在籠,萬箭千刀都在手。」02.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於危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