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即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使。如:「我即使餓死也不願向人乞討。」也作「即便」、「即令」、「即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管。《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君第重射,臣能令君勝。」
掙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費盡全力勉強支撐或抵抗。[例]為了維持家計,管病情嚴重,他仍然掙扎著起來工作。
無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辦法也沒有。[例]管科學如此昌明,但人類對暴風雪、龍捲風等天災仍是無可奈何。
胸無點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鄉曲塾師,有胸無點墨,識字甚寡,茫然於訓詁句讀,而踞坐皋比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但一些。目前,因為受到獵人的捕獵,牠們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偏遠的自然保護區,那裏受到嚴格的保護。然而,管採取這些措施,西伯利亞虎的數量仍然持續遞減中。現在,人工飼養的西伯利亞虎大於野生西伯利亞虎的數量。(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虎英文關鍵字: Tiger 參考書目註1: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136。註2: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頁279。
兵不厭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文公打算出兵攻打楚國,在開戰前他召見舅犯,詢問以少敵眾的辦法。舅犯以「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閒,不厭詐偽」來回答晉文公,這句話的大意是:講求禮的君子,要求自己量的忠厚誠信;但用兵打仗時,不排斥以欺詐的方法來取得勝利。文公再以相同的問題詢問雍季,雍季認為:燒毀山林以獵取野獸,是不留餘地的榨取一空;用欺騙的方式對待百姓,只能騙得一時的信任。文公嘉許雍季的見解,卻採用舅犯的建議與楚人戰而得勝。事後,班師回朝,封官授爵時,將雍季的功勞列在舅犯之上。群臣不解,文公解釋說:「你們有所不知!舅犯所言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雍季之言才是永久的利益啊!」後來「兵不厭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
弊帚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都城裡的老弱婦孺數以萬計,一旦放任士兵縱火搶奪,後果將不堪設想,光是聽到就讓人鼻酸。在一般人家裡管是殘破不堪的掃帚,也會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珍惜!何況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你怎麼忍心這麼做?古籍中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趕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由這二個故事來看,誰比較仁慈呢?如果放縱兵士胡作非為,那就失去斬殺將領撫慰百姓的仁義之心了。」後來「敝帚自珍」這句成語,就從劉禹話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演變而出,用...
投鞭斷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他認為前秦的國力雖比東晉強,但由於前秦剛剛才統一北方,時機未成熟,加上東晉有長江天險。但一心希望早統一中國的苻堅卻嗤之以鼻,並說:「區區長江天險算什麼?我擁有百萬大軍,只要我一聲令下,叫士兵們把馬鞭投入長江,足可斷掉流水了!」王猛死後,苻堅認為時機成熟,決定攻擊東晉。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旌旗蔽日 相反詞 一兵一卒、單槍匹馬 例句他出動百萬大軍,頗有投鞭斷流之勢,誰知卻輸得一敗塗地。
處變不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於詭譎多變的情勢中,仍不驚惶失措。如:「管世局多變,吾人當莊敬自強,處變不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