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開口,卻只換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趙州此番回答若是聽在有智慧人的耳內,恰如電光石火,一聞便透心靈。否則,想破頭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為鎮州出產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去參見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這位僧人明知故問,所以趙州才會如此回答,不跟他囉嗦。恰如曾經有僧人問九峰和尚:「是否見過延壽和尚?」九峰回答說:「山前的麥子成熟沒?」這個回答和趙州的回答剛好呼應。就像是兩枝無孔的大鐵槌,一敲就定。趙州和尚本無機心,想不到僧人輕輕一問,得了個瞪大眼睛的訝異。此番對答,若是有智慧的人,可以細嚼慢嚥,意趣無窮;沒有智慧的人,可能會像一口把棗子吞下肚,索然無味,不知所云。後來「囫圇吞棗」就從《碧巖錄...
未雨綢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鴟鴞在未下雨前,便已著手修補窩巢。語本《詩經.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彼桑土,綢繆牖戶。」比喻事先預備,防患未然。《隋唐演義》第五二回:「況我家雖有預備,積儲幾倉,亦當未雨綢繆,要防自己饑饉。」
心照不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孽海花》第三一回:「張夫人是何等明亮的人,彩雲一路的行徑,她早已看得像玻璃一般的透,……當下繼元過船來,請示辦法。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一片烏黑。天剛亮,吳國軍隊已近晉營,吳王親自擂起戰鼓,三軍也跟著吶喊,聲音響天地。晉國國君見到這樣盛大的軍容,嚇得趕緊派人議和,尊吳王為霸主,這件事才告結束。後來「如火如荼」這個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軍容的「望之如荼」、「望之如火」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容壯盛浩大,也用來形容事物的興盛或氣氛的熱烈。
暮鼓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帶云〕程嬰,你只依著我便了。〔唱〕我委實的捱不暮鼓晨鐘。」
信手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及其透,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愈加繁複雜亂。如果在事情剛滋生時,就能冷靜的面對,一切就會變得簡單許多。在刺史任內,他也將這個理念貫到政事當中,無論百姓與官吏,都對他充滿了感念。後來「庸人自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庸碌的人無端自尋煩惱。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賤而必書。此二物者,所以懲肆而去貪也。若艱難其身,以險危大人,而有名章,攻難之士,將奔走之。若竊邑叛君,以徼大利而無名,貪冒之民.將寘力焉。是以《春秋》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以懲不義,數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注解〕 (1) 回:違反。 (2) 疚:音ㄐ|ㄡˋ,慚愧後悔。 (3) 章:表揚、顯揚。
所向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資治通鑑.卷一九四.唐紀一○.太宗貞觀九年》:「左領軍將軍契苾何力將數百騎救之,竭力奮戰,所向披靡,萬均、萬由是得免。」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毛詩卷染油代燭》倪芳飲後,必有狂怪1>,恬然2>不恥。或以《毛詩》3>卷染油代燭,醉遊曉4>。 〔注解〕 (1) 狂怪:瘋狂怪異的行為。 (2) 恬然:安然自得的樣子。恬,音ㄊ|ㄢˊ。 (3) 《毛詩》:今本《詩經》,為毛亨傳注,故又稱《毛詩》。《詩經》在漢代有齊、魯、韓、毛四家之學,獨存《毛詩》,流傳至今。 (4) 曉:整個晚上到天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