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居逸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居安思危」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襄公十一年》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辭曰:「夫和戎狄,國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諸侯,諸侯無,君之靈也,二三子之勞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願君安其樂而思其終也。《詩》曰:『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福祿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帥從。』夫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後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人,所謂樂也。《書》1>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抑微子2>,寡人3>無以待4>戎,不能濟河5>。夫賞...
除惡務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除奸惡必須澈底。《書經.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張說〈故括州刺史贈工部尚書馮公神道碑〉:「當官而行,不避讒之口;除惡務本,不求愷悌之譽。」
負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負罪惡。《書經.大禹謨》:「負罪引,祇載見瞽瞍。」
睊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側目怒視。《孟子.梁惠王下》:「飢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乃作。」
翻然改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下子改變主意。漢.審配〈獻袁譚書〉:「何圖凶險讒之人,造飾無端,誘導姦利,至令將軍翻然改圖。」宋.范仲淹〈讓觀察史第一表〉:「當未危之時,勉以從事,及既危之後,翻然改圖。」
琰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上尖下方的玉器。長九寸,為糾舉諸侯行為的象徵、準則。《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琰圭九寸,判規以除,以易行。」漢.鄭玄.注:「諸侯有為不義,使者征之執以為瑞節,也除誅惡逆,也易行去煩苛。」
樸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樸而不懂禮節。《管子.小匡》:「是故農之子常為農,樸野而不。」也作「樸鄙」。
謞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幸災樂禍、助紂為虐。《爾雅.釋訓》:「謔謔謞謞,崇讒也。」宋.邢昺.疏:「言樂禍助虐增譖惡也。」
淹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才埋沒未顯,陸沉下僚。《左傳.昭公十四年》:「赦罪戾,詰姦,舉淹滯。」《晉書.卷三.武帝紀》:「乙未,令諸郡中正以六條舉淹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販賣。《周禮.地官.胥師》:「察其詐偽飾行儥者,而誅罰之。」漢.鄭玄.注:「儥,賣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