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630.7874 ms
共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柔和的微風。《文選.潘岳.楊荊州誄》:「苛慝不作,穆如和風。」晉.束晢〈補亡〉詩六首之三:「黮黮重雲,習習和風。」
|
懲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責罰以示警戒。如:「公務員違法、失職時,應受懲戒。」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
|
嘉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恩。唐.柳宗元〈唐故祕書少監陳公行狀〉:「天子嘉惠群臣而引慝焉,德之厚也。」《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不瞞世叔說,我生平立的有個志向:要纂三部書嘉惠來學。」
|
行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行、道業。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以僧尼行業多不精純為姦慝也。」
|
託公報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此言之,聖賢之政,以刑罰為首。往者斷獄嚴明,所以威懲姦慝,姦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典刑用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臣聞君不稽古,無以承天;臣不述舊,無以奉君。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薦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靡非先舊。或富室財賂,或子婚屬,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
|
考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查審核。《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考覈其事,則姦慝蹤緒,必可立得。」《晉書.卷四四.鄭袤傳》:「考覈舊文,刪省浮穢。」也作「考核」。
|
罷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奔走應付而感到精疲力竭。《左傳.成公七年》:「爾以讒慝貪惏事君多殺不辜,余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至今為患。」也作「疲於奔命」。
|
稂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姦佞。唐.韓愈〈平淮西碑〉:「大慝適去,稂莠不薅,相臣將臣,文恬武嬉。」
|
暗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愚昧。亦指愚昧的人。《國語.鄭語》:「今王棄高明昭顯,而好讒慝暗昧。」《三國志平話》卷下:「劉璋暗昧,奸臣弄權。」
|
處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居安思危」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襄公十一年》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辭曰:「夫和戎狄,國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諸侯,諸侯無慝,君之靈也,二三子之勞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願君安其樂而思其終也。《詩》曰:『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福祿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帥從。』夫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後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人,所謂樂也。《書》1>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抑微子2>,寡人3>無以待4>戎,不能濟河5>。夫賞...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