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齊策四》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1>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2>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3>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4>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5>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6>,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賫7>黃金千斤,文車8>二駟,服劍9>一,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果、假如,表示假設。《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盤獨出月荒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帶。《後漢書.卷二一.耿純傳》:「選敢死二千人,俱持彊弩,各傅三矢。」《宋史.卷三三一.沈遘傳》:「邊人驩激,執弓傅矢,唯恐不得進。」
得魚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忘筌得魚注音︰ㄨㄤˋ ㄑㄩㄢˊ ㄉㄜˊ ㄩˊ漢語拼音︰wàng quán dé yú釋義︰即「得魚忘筌」。見「得魚忘筌」條。 01.晉.何劭〈贈張華〉詩:「舉爵茂陰下,手共躊躇。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02.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六齣》:「他是好生的忘筌得魚,明犯著再娶停妻。」 參考詞語︰魚得忘筌注音︰ㄩˊ ㄉㄜˊ ㄨㄤˋ ㄑㄩㄢˊ漢語拼音︰yú dé wàng quán釋義︰即「得魚忘筌」。見「得魚忘筌」條。 01.唐.劉知幾〈讀漢書作〉詩:「一朝逢運會,南面皆王公。魚得自忘筌,鳥盡必藏弓。」
戰戰兢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鏡花緣》第四九回:「轉眼間,半山中攛下一隻斑毛大蟲。二人一見,只嚇的魂不附體,戰戰兢兢,各從身上拔出寶劍,慌忙手站起。」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抑》於呼1>小子!未知臧否2>。匪3>手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誰夙知而莫成? 〔注解〕 (1) 於呼:嘆詞,亦作「嗚呼」 。於,音ㄨ。 (2) 臧否:善惡得失。臧,善。否,音ㄆ|ˇ,惡。 (3) 匪:不僅。
力挽狂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阻遏、扭轉異端邪說的橫行。語本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後也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元.王惲〈挽李子陽〉詩二首之二:「筆端力挽狂瀾倒,袖裡親太華來。」
白雲蒼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可嘆〉詩(據《全唐詩.卷二二二.杜甫》引)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1>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近者抉眼2>去其夫,河東3>女兒身姓柳。丈夫正色動引經,酆城4>客子王季友。群書萬卷常暗誦,《孝經》一通看在手。貧窮老瘦家賣屐,好事就之為酒。豫章太守高帝孫,引為賓客敬頗久。聞道三年未曾語,小心恐懼閉其口。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醜。明月無瑕豈容易,紫氣鬱鬱猶衝斗。時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側否。太守頃者領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王生早曾拜顏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為羲和天為成,用平水土地為厚。王也論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曠前後。死為星辰終不滅,致君堯舜焉肯朽。吾輩碌碌飽飯行,...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勾踐徵絕豔,揚蛾入吳關。提館娃宮,杳渺詎可攀?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注解〕 (1)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越國苧蘿人,生卒年不詳。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美女以須欋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後為越所滅,亦稱為「西子」、「先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辦成、說妥。《董西廂》卷三:「願先生變雅操為和聲,以詞挑之,事必諧矣。」《鏡花緣》第一五回:「老師如門生信去,此事斷無不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