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0.57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融合教育的重要理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下說明實施融合教育的四項重要理念:目錄1 一、零拒絕2 二、最少限制環境3 三、適性教育4 四、專業團隊合作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零拒絕零拒絕意指特殊兒與普通幼兒一般,享有相同與平等的受教權,任一教育機構皆不可一任何理由,拒絕特殊學童入學就讀。教育部於1997年的教育施政分針中訂定六年長期目標,期望學前教育機構落實零拒絕。 二、最少限制環境為符合特殊兒童的學習,環境必須做些調整與安排,因此「最少限制環境」是指環境設施符合特殊孩童的需要,並盡可能地提供特殊孩童與普通同儕基處的機會。進一步又可分為硬體設備與軟體兩方...
三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翼之一,釋乾、坤二卦經文之言。
剜肉醫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農家為了繳稅,忍痛把未抽的絲和未收的穀預先以賤價賣掉,就好像為了醫治瘡口,而挖掉一塊好肉。語本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後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濟急,而不顧後果。如:「政府施政的眼光要長遠,絕不可剜肉醫瘡。」也作「療瘡剜肉」、「挖肉補瘡」、「剜肉補瘡」。
流汗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孝文皇帝:漢文帝劉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勃:周勃(?∼西元169),西漢沛縣人。秦末跟隨劉邦起義,屢立軍功,封絳侯。後平呂氏之亂,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諡武。 (3) 決獄:判決獄訟。 (4) 錢穀出入:賦稅收支。錢穀,賦稅。
報李投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人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衛武公在詩中自勉道:「人民都效法你的德行,所以你要使你的行為又善良又美好。你要謹慎行為,不失於禮儀,不踰越本分,不害於道理,那麼就很少人不以你做為準則了。因為人家送給我桃子,我回報他李子,這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人說小羊的頭上生了角,那就是在欺騙人了。」後來「投桃報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朋友間友好往來或相互贈答。
更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孝景時為博士。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因為他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所以漢武帝經常請他在施政方針上提出建議。在〈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見收於《漢書》本傳)中,董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算是最好的樂工也無法彈奏,以此強調如果制度沒有更改,就算有賢人治國,也無法將國家治理得很好。 「易轍」則是出自《晏子》,晏子治理阿地三年,結果民怨四起,齊景公知道了,就召見晏子問他是怎麼一回事,晏子就回答,因為他端正社會風氣,所以心懷邪念...
刈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斬草除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兩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
采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官府定期派人到民間採集各地詩歌,以觀民情風俗,作為施政的參考。《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怙惡不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怙惡不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蔆攦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
剪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斬草除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兩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